*代会《报告》指出:推进健康北京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医疗服务。6月29日,北京市第十三次*代会代表,北京市卫健委*委委员,市医管中心*委书记、主任、一级巡视员潘苏彦做客北京青年报直播间,畅聊北京医疗服务。
患者满意度升至94.31分
潘苏彦介绍,市医管中心自年起推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五年来带领22医院共推出改善医疗服务“规定动作”74项,主动创新“自选动作”项,总计达项。“患者平均就诊时间由年的81.94分钟缩短至年67.76分钟,相当于增加了万名患者就诊机会。”潘苏彦表示,医院在市医管中心的引领推动下,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了暖心变化,患者满意度也由年的89.87分逐年上升至94.31分。
另据潘苏彦透露,《医院服务品质提升行动方案》本月已经出台,提出倡导真诚温暖交流、优化候诊导诊规则、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建立“无哭声手术室”、推行收费票据无纸化等12项针对性措施,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互联网诊疗服务66万人次
近年来,市医院管理中心将推进互联网诊疗工作纳入改善医疗服务的规定动作。目前,21医院已经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14医院医院资质。
潘苏彦介绍,年5月开展大规模互联网诊疗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医院通过互联网诊疗累计在线服务患者66万人次,其中外地患者占就诊总量的37.04%。
提供配套的互联网药学服务和个性化用药指导服务也是互联网诊疗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潘苏彦介绍,目前,周均送药到家服务患者1.4万人次,年均线上药学咨询量超例次,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
医院通州院区已开建
本市正不断向城市副中心和回天地区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潘苏彦介绍,通州医院医院,设置床位张;年年底,医院通州院区一期开诊运行,增加城市副中心床位张。
同时,医院通州院区、医院通州院区二期作为市级重点工程,正按计划推进建设。其中,医院通州院区预计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医院通州院区二期预计年下半年基本完工、年投入使用。此外,首儿所通州院区已基本完成土护降施工。
在回天地区,医院、医院、医院3医院的4个院区,总床位张。医院新龙泽院区于年投入使用,增加回天地区综合医疗床位张,补齐了回天西部医疗资源短板。同时,医院回龙观院区、医院都在进行二期扩建,两个项目建成后可增加综合医疗床位张;医院正建设科研教学康复楼,可有效提升精神类疾病的科研和康复能力。
医院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医疗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驱动。潘苏彦表示,市医管中医院创新能力,构建起具有北京医管特色的“项目+人才+平台+绩效”四位一体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年新立项局级以上科研经费10.4亿元,同比增长43%,医院、医院获科技部科技创新—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金额均超1.3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发表SCI论文篇,同比增长26%。年授权发明专利项,同比翻番。
潘苏彦透露,下一步,本市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创新性临床研究,解决重大医疗健康问题。包括启动“临床研究行动计划”,针对肿瘤、神经精神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重大疾病的风险评估、预测预警、诊断技术、治疗方法、手术术式、康复模式等方面的临床研究,产出引领性科技成果,提出重大疾病诊疗的“北京方案”。文/本报记者蒋若静
视频/本报记者胡莎刘畅郭谦武玉珊郭茂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