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文章《十堰医疗资源为市民筑起健康屏障》,点赞十堰市委、市*府优化医疗资源区域布局,加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为市民筑起一道健康屏障等工作。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委、市*府集合全市顶尖医疗专家成立市级救治专家组,用最好的资源、最强的技术全力救治患者,取得了全省地市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亡率最低、治愈率最高的抗疫战绩。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市委、市*府高度重视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以体系建设为核心,以能力建设为支撑,完善“四大体系”,优化“八大机制”,提高“八种能力”,快速推进“四大医疗集团”和“六大中心”建设。日前,四大医疗集团建设初具规模,六大中心相继挂牌运行,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成效明显,“十堰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服务体系”作为十堰市年度特色工作推荐上报省委办公厅。现将《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文章全文转载如下。
《十堰医疗资源为市民筑起健康屏障》
3月5日,医院西苑院区看到,十堰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传染病救治楼正常运营。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式救治大楼,为十堰乃至鄂豫陕渝周边地区人民增添了一道强有力的健康保障。
年4月,为优化医疗资源区域布局,加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增强十堰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就医和公共卫生应急服务需求,医院医院进行整合,成立十堰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
年10月29日,崭新的传染病救治楼建成投用,创下三个第一:是湖北省第一个利用抗疫国债项目资金建成的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是目前湖北医院,负压病床达张,其中重症负压隔离病床12张;第医院里单独设置结核外科的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十堰集合全市顶尖医疗专家成立市级救治专家组,集中城区13家二、医院形成团队,确诊病人均有呼吸、感染、重症专科医护全程医疗,用最好的资源、最强的技术全力救治,尽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自1月19日识别首例患者,到3月22日最后一例患者出院,全市累计确诊病例人,收治率%、感染率1.98%,治愈率98.81%、病亡率1.2%,取得了全省地市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亡率最低、治愈率最高的抗疫战绩。
2月26日,医院看到,这里不仅能提供专家坐诊、小儿推拿等特色服务,还拥有先进的放射科诊疗设备,诊断结果通过网络可“直通”医院专家。
“在家门医院的医疗资源。”这是一名患者的心声。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管理短板如何补齐,市民怎样才能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十堰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探索用医联体建设的思路推动社区(农村)医院与市(县、市、区)级医院通过托管、加盟等形式,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实现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医院装备、人才、技术、信誉、品牌等优势和带动作用,构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公共卫生服务格局,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向基层延伸。通过嫁接医院管理和技术,开展医院医院联合体,实现人才共建、信息互通、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一体化管理机制,让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便捷享受医院的医疗服务,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目前,城区23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3医院已开展广泛对接,深入洽谈,探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模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紧密型医联体(医院)建设模式。
“幸亏赶上好时代,有医保好*策,我才渡过难关。”今年82岁的*小年是张湾区*龙镇人,去年8月份因脑溢血在医院西苑院区住院,共花销费用元,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后,个人仅支付了余元。
“十三五”期间,十堰以“健康十堰”战略为统领,着力解决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强化卫生计生事业公益性和健康公平,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市居民提供,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用改革的手段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十堰健康主要指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至年底,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万人。
与此同时,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优势,十堰市全力推进中医中药发展,挂牌成立了十堰武当中医医疗集团,医院及各乡镇三堂一室(中医养生堂、名医堂、国医堂和知名中医工作室)纳入体系,实施公共卫生协同、中医药技术协同、中药制剂协同、心理卫生协同、医道融合协同、医院管理协同“六个协同”,强力推动武当道教医药开发应用、理论研究和品牌研发,着力打造十堰武当中医药康养品牌。
丰富的医疗资源为市民筑起了一道健康屏障。到目前,十堰共有医疗机构近个,医院60余家,医院3家,医院3家,城区医院的数量、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在全省市州处于领先水平。下一步,市委市*府坚持平战结合、医防结合、城乡结合,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快秦巴山区医疗卫生中心、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妇幼健康管理中心、心理卫生服务中心和健康大数据应用中心6个中心建设,组建市医院、医院、医院、十堰武当中医4个医疗集团,打造成为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示范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