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开始刷爆医药圈的消息就是昨天卫健委召开的国务院例行吹风会上,宣布的“医院绩效考核管理规定”,在这个规定里让绝大多数医媒体理解为“医院取消了药占比”,这个焦点问题从去年医媒体就开始“传闻”,昨天出来医媒体又给解读为药占比的取消,但是行业有经验的人还是一眼看穿了吹风会里附件考核表里的暗藏玄机,而不是像医媒体记者想象的那么简单:
1、在医院绩效考核的“第31和32条”中明确规定,“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等)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如果对照表格右侧的计算公式,实际等于在考核医疗收入减去药品耗材等收入之后得出医疗服务收入,不过是在公式的分子上调整一下而已,医疗服务比例的提高/降低,意味着药占比的降低/提高,反之亦然。”因此跟明显卫健委“玩了一个文字游戏”,的确考验一个行业内医药人的智商,因此医媒体的解读确实夸大了和过于乐观了,在全国十几个有影响力的医媒体中只有几个发现了其中的“隐秘”,其他的医媒体都“傻傻的说药占比取消了”,其实药占比和耗占比都没有被取消,只是换成了“除了药品和器械(饮片除外)外的医疗服务占比考核”,你不得不佩服国人的智慧;
2、另外辅助用药占比这次被写进第32条,意味着首先进入即将公布的“国家20个辅助用药目录品种”将在年全国医院“销量全死”,地方上是否增补辅助用药则不得而知,总之“中国神药"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3、医院“火起来”。自09年国人开始玩基药以来,09版国基目录和版国基目录被业内戏称为“基药目录=基本没有疗效的腐败药目录”,国基经历了年的“巅峰时刻”和年的“滑铁卢时刻”,后来到年遴选新进的目录中“个金标准治疗药”,基药在国人的药圈内从来都没有丢掉“故事”,这次在年医院绩效考核中“再次进入考核”(第20条)属于基药用药数量的占比考核,也基药还是要“小火一下”;
4、“4+7国谈带量采购中标品种”进入医院绩效考核(第21条)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再次明确国家将利用*策红利为25个“4+7中标品种保驾护航”。总之看,目前一个国家级*策性文件的出台每一次都体现“国家集体智慧”,看来未来国家级的医改已经步入“稳健和正轨”,而且文字智慧和文笔水平会越来越“提升”!
就要过年了,年前这一跪,我得给国家卫健委——赶在年前,出了这么完整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但不对啊,这分明是卫健委一个部委的工作,为什么是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呢?.......(红尘一骑观点)
说明这个文件的级别和重要性啊!
我开玩笑的。表面上看这是卫健委的工作,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财*、发展改革、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医保、中医药等多个部门。
很多行内公号,都是用“取消药占比”作为标题。这个事情我以前文章里就说过了,药占比考核可能会取消,但取而代之的,一定是更为科学的、精细化的控费方式。
先来看看合理用药的相关考核指标:
出现了三个鼓励基药考核指标和一个鼓励带量采购品种的指标。对带量采购品种的*策就不再赘述了,对基药的利好还是非常明确的。
过去医院确实有点看不上基药,觉得那是基层用药、不上档次......这次用三个指标来要求医院使用基药,力度够大。基药品种在医院通常都做得一般般,看看能否借力*策在医院上上量。
奇怪的是,辅助用药指标怎么会出现在运营效率下(一级指标)的收支结构(二级指标)中,而不是合理用药中呢?想不通......不过这也不是关键问题,关键在于下一步会拉出怎样一条红线来限制辅助用药的占比。
一直在猜想,国家制定辅助用药目录后会怎么办?难道说只是因为这个考核指标的需要?应该没这么简单吧......
药占比确实是没有了,取而代之是这条.......我的数学一直不好,怎么觉得跟药占比是一个意思呢?医疗服务占比高,药占比就低......药占比降低,医疗服务占比就高......我实在想不出这两者的区别,只能请教大家了!
各位同道,年,我们能不能从“药”走出来,看看这次绩效考核对“医”产生哪些影响呢?
这什么意思?医院甭搞这么多只是看病的“门诊人次”(常见病、小病、慢病),你得把这些病人下转!这是对医院的分级诊疗要求。
这也是与分级诊疗相关的一条指标。以下是关于质量管理的指标:
这些指医院都很重视的,我也没必要多说,只是建议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