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5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的具体内容,这意味着今后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机构所提供的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将可公平享受医保支付*策。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服务加快推进,在线疾病咨询、远程会诊以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给广大患者特别是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巨大便利,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
不过,由于暂时不能享受医保报销,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国家医保局在近日下发的文件中指出,支持符合规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做好医保支付*策衔接,优先保障门诊慢特病等复诊续方需求,显著提升长期用药患者就医购药便利性。对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公平的医保支付*策,保持待遇水平均衡,鼓励线上线下医疗机构公平竞争。
清华大学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廖藏宜说,这份指导意见最大的亮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对于医保如何落实“互联网+”医疗服务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整个文件里面总共是16条4个方面,第一是准入,也就是做好医疗机构的协议管理,第二是如何进行支付,第三是管理经办服务,第四是监管,四大块内容对落地过程中存在的比较模糊、不具体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可执行可操作了,这是它非常大的作用和亮点。”廖藏宜说。
国家医保局明确,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其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自愿向所在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申请签订“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补充协议。申请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与国家统一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对接的条件,具备与医保信息系统数据交换的条件等六大基本条件。
廖藏宜指出,随着国家医保力量的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将在各地快速落地,老百姓的就医体验也将显著提高。
廖藏宜说:“医院的就医存在‘三长一短’问题,即挂号时间长、等待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互联网+’医疗服务到来以后,如果医保基金介入给支付了,立马有很大的好处,就是打破了原来单体医疗机构的围墙式管理,可以完全在线上就诊,只要前面把相应的准入标准、监管措施要求都规定好了,将极大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