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许多基金经理来说,其投资能力扩大往往伴随着规模边界的扩大,管理1个亿到10个亿,再到个亿,是完全不同的。管理的规模越大,基金经理面临的挑战也越大。汇添富的刘江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一上手就是管理几百亿规模的大基金,比大部分新上手的基金经理要困难很多。更不易的是,这只基金成立于年6月18日——那是一轮上涨周期的高点。
五年之后,刘江在附近点发行建仓的汇添富医疗服务净值将近翻倍。截至年三季度末,汇添富医疗服务从年6月18日成立以来收益为95.40%(同期基准9.98%),同期上证指数下跌32.72%,中证医药指数上涨5.35%。(数据来源:WIND、基金三季报,截至年9月30日,详细业绩情况请见末尾。)在经历了市场大的动荡以及在高位把净值翻倍之后,刘江已经形成了一套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投资框架。这套投资框架分为三个部分: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组合管理。
首先,信息获取上通过建立管理层和专家网络,能够打入产业圈层,敏锐把握产业动向,获取高质量的信息;其次,信息分析上特别重视行业中观的研究视角,运用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战术,通过对行业分析的完整拼图,全面调研上下游产业链、调研全球产业动态,尽力掌握行业发展全貌,得到公司在产业中的准确定位,而定位将决定定价;最后,组合管理上要做到客观理性,尽力杜绝自身情绪、状态等波动对组合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刘江是一个极其重视研究的基金经理,他的研究长期溢出,不仅仅看A股,也研究美国最前沿的企业。刘江认为,投资的业绩如同长在地面之上的大树的枝干树叶,树木长得高不高其决定因素是要看树木的根是否扎得足够深,庞大的根系才能支撑树木的生长。在投资上,刘江通过长期持股获得了正反馈,他买入的公司都是以三年为出发点,对于公司的加仓都是基于3-6个月。在性格上,刘江是一个极其认真专注的“工科男”,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享受在投资过程中对世界的探索。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刘江的投资“金句”:
1.我个人不太喜欢各类博弈类的游戏,从我内心上讲,我觉得投资肯定不是*博这种零和游戏,而应该是对社会价值创造有所贡献的活动。我认为投资应该依靠一个可长期复制的策略,收益是来自企业价值的创造,不是依靠*某种运气。
2.认知的迭代可以跨越空间和行业,逐渐形成了一套研究范式,理解事物发展中最本质的东西,这样才能日日精进,在体系的进化中,不断提高胜率。
3.曾国藩的“打呆仗”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排除法。如果对一个行业里面哪些是好公司不确定,我们就把这个行业里面的所有公司上上下下都摸一遍。这些公司就像一棵棵的树木,把这些树木都看了一遍后,这片森林里面,哪棵大树最终能长的最高最快,就一目了然。
4.关于组合管理的第一点是,要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尽量把杂七杂八的想法剔除,纯粹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
5.决定每个公司成长最核心的因素,基本上就是三个点,这三个点决定了公司的长期股价,我们一定要把这三个点看清楚,理解关键问题。
投资的三大要点:信息输入、信息解读、组合管理
朱昂:先谈谈你是怎么看待投资的吧?
刘江在金融这个行业,许多人很喜欢玩“德州扑克”,我个人不太喜欢各类博弈类的游戏,从我内心上讲,我觉得投资肯定不是*博这种零和博弈,而是应该对社会价值创造有所贡献的活动。我认为投资应该是一个可长期复制的策略,收益是来自企业价值的创造,不是依靠*某种运气。
朱昂:那么聊聊你的投资框架吧?
刘江我总结下来的投资体系,基本上分为三个方面: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组合管理。
首先,信息获取是原始数据的输入。我会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主要是致力于找到各个行业中最硬的脑袋。我比较幸运,也比较不幸。不幸的是,我一上手做投资的时候,就是在市场最高点,而且管理了一只规模当时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基金之一。比较幸运的是,因为这个基金的规模很大,就必须强迫自己做非常非常广泛的行业研究和公司覆盖。同时,因为股灾之后的市场流动性非常不好,调仓不可能过度频繁,只有长期持股唯一的策略可行。在这样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中,我不断观察各种各样公司的管理层,观察他们在面临行业风险和机会时的决断,观察不同决断在多年之后的实际影响;同样上市公司也会感受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区别。
我们广泛研究和接触的优秀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都是各个行业的专家,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对行业的深度洞见。他们也对我们投研团队的口碑比较认可。之前有外部机构给我做过归因分析,发现我持股超过三年以上的公司占比非常高。
我在做研究的时候,最本质的是受对于世界好奇心的兴趣驱动。每次研究到一个好公司,都让我特别兴奋。这导致我长期以来处于研究溢出的状态,研究的覆盖广度远远超过我最终投资的标的。包括我也管理投资美股的QDII基金,看美股其实对理解A股的运行非常有帮助,美股有非常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很多新兴产业都能找到其技术渊源或者产业上下游,打通中美来看资本市场的启发巨大。通过不断的阅读、交流、调研,最后是增加了对事物的认知,对公司的认知,对股票的认知。
认知的迭代可以跨越空间和行业,逐渐形成了一套研究范式,理解投资中最本质的东西。通过构建一套强大的认知网络,能够形成一个认知不断进步的系统,帮助我输入有效信息。过去几年这一套信息网络在不断优化,也让我发现自己的选股效率越来越高,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其次,在获取有效信息之后,我们要对信息进行解读,进而形成投资决策。在信息解读上,我是用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战术。简单来说就是排除法。如果对一个行业里面哪些是好公司不确定,我们就把这个行业里面的所有公司上上下下都摸一遍。这些公司就像一棵棵的树木,把这些树木都看了一遍后,这片森林里面,哪棵大树最终能长的最高最快,就一目了然。许多好几倍收益的重仓投资,都是用这种方式获得的。
信息的解读会形成一套反馈机制,成功的案例给我正反馈,失败的案例给我负反馈,通过这些反馈机制,再来调整我对公司的评价体系。一开始做投资的时候,基本上大部分基金经理都会选择一些简单的财务指标,比如说ROE、同比增速等等。久而久之,有时候对,有时候错,通过反复迭代,会完善对于公司解读的评价体系。我们要真正了解一个公司,就像了解一个人,通过长期跟踪才能知道对方的为人。
如何把微观现象连接起来,变成一个中观的图谱也很重要。大部分研究员都是自下而上用微观视角看公司的,从产品技术、团队、销量、到一系列的财务指标。了解这个“森林”里面,哪些树在衰老,哪些树在冒尖,这个森林总体分布又有什么特征。这些才是决定股票价格最直接的因素,而不是静态的估值。静态估值有时候是市场阶段性的结果。
回到信息输入的第一步,我觉得打造了产业圈层之后,对于这个产业里面哪些是好公司的判断,基本上八九不离十。
最终我希望自己在能力圈范围这两块,能够实现介于行业专家和一般的宽基基金经理之间的位置,追求能力圈积分面积的极大值。行业专家的能力圈积分面积就像一根针,对一个领域的理解特别深,但视野会相对比较窄。而宽基的基金经理,对各行业都有所了解,宽度很宽,但是缺乏足够的深度。画一个研究深度与广度的积分面积图的话,能力圈的极大值应该是介于上面二者之间的某个位置,也是我努力想要达到的位置。
第三块是组合管理,组合管理更重要的可能不是面对市场,而是面对自己的内心。关于组合管理,是我这几年思考比较多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这是一个牛股,但是为什么没有重仓,明明知道未来有较大风险,但是却没有下手减仓,这种研究发现与投资实现之间的距离,还是要靠自我审视来解决。我觉得这个核心是要了解自己的弱点来自什么地方。内心的弱点在现实世界的映射,会影响我们客观的决策。
很多时候我们前两块做得很好,到了最后临门一脚容易踢偏,也是组合管理出问题的表现。我觉得做投资要特别重视尺度的概念,任何一笔投资都有时间的尺度,量级的尺度,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把握尺度,可能比选择什么股票更关键。
组合管理就像下棋一样,需要反复的对弈,才能逐渐掌握分寸感。基金管理跟其他各种技术工种类似,熟练工一定也是有加成的。
我做研究员的时候,特别想追求TopIdea,最好能跟市场对抗,最后市场有验证我是正确的,从中得到成就感。等到我做基金经理之后,发现组合管理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的TopIdeas,你只需要严谨扎实的把行业全貌看清楚,不需要追求特别的妙手,就能把投资做好。
总体上,我的投资框架就分为信息输入、信息分析、组合管理这三点,他们彼此之间又形成了互相勾连的关系,从而变成一种能不断进化的投资范式。
将90%精力放到解决10%的问题上
朱昂:在信息获取和信息解读上,你需要同时解决信息的广度和深度,那么如何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是否找到了某些规律?
刘江我觉得哲学是万物的科学,是科学背后的科学。我会把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抽象出来,得出一个特定的数学范式。我投资的核心是投成长,成长里面有不同的数学范式。我们研究了大量全球的成长股之后,基本上能抽象成几种数学范式。
我发现大部分成长不是线性的,会在早期高速成长之后,出现一个坑。许多企业会在这个大坑被埋葬掉,如果能从这个坑爬出来,就能迎来新一轮爆发式成长。对于成长股而言,它是处在早期成长期?还是处在爬坑期?还是进入主流市场的爆发成长期,不同的成长阶段的定位会决定我们的投资布局。我会聚焦在影响公司增长的关键点是什么。我会把90%的精力,研究10%的问题上。当你发现了一棵树,先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