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是人体的一种疾病产生的征兆,它主要是由于人体内寒热错综复杂的表现之一,与此同时,它也会有其他的症状,比如说腹泻,津液损伤、以及咳血等症状的产生,那么上热下寒的体质该如何调理呢?
大家所熟知的办法,是引火归元。
引火归元也就是: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
而引火归元常用的办法,熟知的就是张仲景的甘草泻心汤,以及艾灸八髎穴、少商穴、三阴交穴、复溜穴、涌泉穴等。
改善上热下寒,只知道引火归元?这4个办法也不要漏了哦
今天,我们就暂且跳过这些办法,为大家介绍一下,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办法。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
其中*芩、*连清上热,干姜、甘草温中寒,人参、大枣治胃虚,半夏、干姜祛胃饮。
上热则口苦口臭,下寒则便溏,胃虚则上腹部胀满(即胃痞),胃虚还易招饮邪,而胃有饮则会出现呕吐,于是医生把半夏泻心汤的方证要点归纳为3个字“呕、利、痞”。
用于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或大便溏泄等症。其中柴胡、*芩清少阳热,桂枝、甘草降太阳上冲之气,干姜、甘草温太阴脾寒于中,天花粉、牡蛎养阴生津止渴。
病在少阳,则胸胁满、心烦、口苦;病在太阳,气水上冲则头痛、怕风、头汗出;病在太阴,则腹冷、便溏,津液不足则口渴。
若患者便秘,则方中使用天花粉和生牡蛎;若患者便溏,则可以用葛根替换天花粉,桂枝改肉桂,并把生牡蛎改为煅牡蛎以收涩之。
改善上热下寒,只知道引火归元?这4个办法也不要漏了哦
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颠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其中*连、*柏清上热,附子、细辛温真阳于下,桂枝降太阳上冲之气,乌梅敛上浮之热又生津止渴,人参、蜀椒、干姜温太阴脾寒于中,当归、细辛、桂枝取当归四逆汤之意以治四肢逆冷。
上热则口干、口苦、心烦,太阳气冲则头痛,中焦虚寒则腹痛下利,下焦真阳不足则手足逆冷。
方中用麻*、升麻的剂量较大,用以宣发陷下阳郁之邪,用*芩、石膏以清肺胃之邪热,桂枝、干姜通阳温中以祛寒,当归、芍药养血以和阴;知母、天冬、葳蕤滋阴降火以和阳;甘草、茯苓、白术不仅能健脾益气而止利,且能安胃和中而交通上下。
改善表邪内郁,气机不畅,上热下寒,阴阳不和之证。
改善上热下寒,只知道引火归元?这4个办法也不要漏了哦
对于上热下寒,除了上述的办法,还有很多,比如用艾叶水泡脚、八段锦、太极拳、瑜伽、拔罐刮痧等。
但是具体适合哪一种,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湿热在上焦:咽喉疼痛,湿热在中焦:口干口苦,三焦湿热这样解有一味中药能补肝肾,李时珍说它“健腰膝,明目,安五脏”
一味活血行气的中药,李时珍很推崇,说“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