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于11月26日-12月1日上午在香港联交所开启招股,12月7日公布配售结果暗盘交易,12月8日正式上市交易。
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完成后已发行股份13.79%(绿鞋后),仅为发行要求上限25%的一半,体现股东一定程度上惜售。募资约亿,对应市值-亿港元。初始公开发售部分5%,截止发文时认购火热,据交易宝统计部分主流券商孖展目前超购81倍,预计最终-倍,公开部分将重新分配至11%。个人预判一手中签率30%-50%,乙头中签市值5-10万。
招股期适逢阿里健康强劲的中报带动股价两日累涨15%至0亿市值,预判京东健康相对阿里稍有折价,预期上市涨幅20%-30%以上。
以下是基本面梳理个人点评总结。
京东健康简介01京东健康属母公司京东集团分拆独立运营的独角兽子公司之一,京东作为电商局巨头,家喻户晓,已于港美股上市,市值近一万亿港币。
按年收入计,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中国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市场份额29.8%。
公司使命:成为国民首席健康管家。致力于打造以医药及健康产品供应链为核心、医疗服务为抓手,数字驱动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管理平台。
作为对比,看下阿里健康的愿景:让大数据助力医疗,用互联网改变健康,为10亿人提供公平、普惠、可触及的医药健康服务。
个人点评:阿里巴巴、京东集团都是强力的爸爸,使命和愿景都很大,基本是围绕医药及健康产品在线零售、大数据驱动的医疗服务两大核心进行业务拓展。目前上市的相关企业不多,头部企业是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三家。年京东健康营收亿,高于阿里健康95亿,最大的XXX名号归京东健康所得。历史重组、关键业务里程碑、公司架构02京东健康于年2月起独立于京东集团运营,年12月推出在线问诊服务,-医院执业许可证、布局医保在线支付、AB两轮融资、建立线上心脏病学中心、线上耳鼻喉及中医学中心、口腔医学中心,年8月推出家庭医生服务。
经过相关重组,京东集团已将零售药房业务、在线医疗健康服务转让至京东健康。
一系列重组以后,京东集团已将零售药房业务、在线医疗健康服务转让至京东健康。
其中,年8月21日完成近9亿美元左右的B轮融资,即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由高瓴8.3亿美元领投,成本较发售价中位数折让18%,禁售期6个月,还是可以的,相对合理。
公开招股的基石投资者包括GIC、贝莱德、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高瓴资本(继续跟投)、清池资本,都是赫赫有名的大资本,锁定约43%全球发售的份额。已经是顶尖的阵容了。
全球发售完成后(绿鞋前),大股东京东持股约68.73%,A、B轮投资者持股约20%,公众股东持股约11.68%。
个人点评:在线问诊相关医疗服务都是近2年开始布局,尤其是年疫情后极大促进线上问诊的大普及,这方面平安好医生走在了前面,京东、阿里健康稍有落后。
大股东一定程度惜售股权,pre-ipo价格折让合理、基石阵容优秀+锁定份额多,优秀。
行业概览及行业增长逻辑03中国是医疗大国,医疗健康支出规模庞大且稳步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年的医疗健康支出总额排名位居全球第二,达到人民币65,亿元,年至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10.3%至10.6万亿,年至年的複合年增长率8.8%至17.6万亿。
大健康医疗行业增长驱动逻辑主要源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老龄化。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约12.6%,预计年达到21.5%。
2、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这个,就是国运了。
3、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年医疗健康支出总额69.6%用于治疗和管理慢性病,预计年增至84.4%,快速增长的潜在患者比如乙肝、中风、糖尿病病例等。随着各类创新疗法的快速发展,癌症等传统的绝症也逐渐演变成慢性病。
4、健康意识增强。
京东健康业务划分归类于数字大健康市场,属于中国大健康医疗行业下增速最快的分支之一,目前仍属于数字化初期阶段。年,仅2.4%药品通过院外在线零售药房分销,在线问诊占问诊总量仅6%,大健康市场数字化比例占中国医疗健康支出总额3.3%。
鉴于中国数字大健康市场的转型特性,市场规模将会由年的人民币2,
亿元分别大幅扩张至年及年的人民币11,亿元及人民币42,亿元。中国大健康市场的数字化佔中国医疗健康总支出的比重预计将由年的3.3%分别快速增至年及年的10.6%和24.0%。
其中,数字大健康市场分类结构及增长逻辑如下:
一:在线零售药房。年规模亿,-年复合增速23.7%,预计年及年达到、1.2万亿,复合增速34.2%、17.5%。
1)处方外流。处方外流是供给侧改革直接重点,据估计中国门诊药品销售额中高达87.6%可以院外流通,其中高达32.5%可以在线上分销,潜力巨大。
2)渗透率上升。通用标准化药品、慢性病相关的重复性购买需求会扩展线上渗透率。年药品、医疗器械零售中仅7.6%、16.8%线上销售,预计年分别增长至27.5%、40.9%。
二:在线问诊。预计中国在线问诊市场在年至年将按77.4%的複合年增长率增长,由年的人民币90亿元大幅增至年的人民币1,亿元,并于年达人民币4,亿元,成为医疗谘询的主要方式,佔中国总问诊量的68.5%。这个需要逐年跟踪观察。
年中国8%医院占据了52%的总门诊量,据统计,人均3小时仅就诊8分钟,相比之下,在线问诊可以部分有效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患者综合体验不佳的问题,能有效实现线上线下患者分流而成为中国实现分级诊疗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三:线上消费医疗健康服务。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交易并在线下完成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医疗服务,包括医学美容、口腔齿科、基因测序、体检及疫苗预约以及孕产服务等。
四:数字化医疗健康基础设施。指一套基于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医疗健康基础设施及系统。
个人点评:十万亿大健康行业里的细分高增长龙头企业,非常好。数字大健康市场未来增长逻辑清晰、增速迅猛,京东健康作为三巨头之一(另外两个是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背靠京东有电商基本盘的先发优势、及厚实充足的持续支撑。数字大健康分类下在线零售药房、在线问诊是当下高速增长逻辑清晰且已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其他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是布局未来且与前者进行协同闭环。
公司业务、财务分析04一:公司业务。
公司目前业务构成主要是零售药房业务、在线医疗健康业务,前者营收占比高达90%。
逐个拆解分析一下:
1、零售药房业务。
该项业务近三年营收占比高达94%,所以目前京东健康的形态或者说主要的商业盈利模式还是线上药房。(阿里健康也是差不多这个比例)
通过自营、线上平台和全渠道佈局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我们为用户提供「人在货在,随时随地」的一站式体验。
截至年6月30日,我们与京东集团合作,利用其遍佈全国的配送基
础设施网络,包括11个药品仓库和超过个其他仓库。线上平台上拥有超过9,家第三方商家。我们的全渠道佈局覆盖了超过个城市,满足用户紧急性用药需求,按需求为用户提供当日达、次日达、30分钟、7*24快速送达服务。
截至年6月30日,拥有72.5百万个年活跃用户。
2、在线医疗健康服务。
我们提供综合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例如在线问诊和处方续签、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和消费医疗健康服务等。
我们组建了一支由自有医生和外部医疗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跨越了不同科室和领域,同时医院和医疗健康机构合作。通过与我们合作的线下消费医疗健康机构,用户可在我们平台进行预约并支付服务开支,接受体检服务、医学美容、口腔齿科和疫苗预约等服务。
其中,医生数量由年人增长至年6月止的人,其中大部分是外部医生,自有医生人,自有医生均为主治医生及以上职称级别。截至年9月20日已组建一支名自有和外部合作医生组成的医疗团队,另外还和头部专家共建16个专科中心,包括与胡大一教授合作的心脏中心、与韩德民院士共建的耳鼻喉中心等。
日均在线问诊量年是次,年6月止增长近6倍至次。
下图是京东健康预期打造的零售药房—线上医疗服务相互反哺的商业形态,目前左边部分做到了第一,右边部分正在发力。
二、财务分析。
收入:由年人民币56亿增至年亿,三年翻倍。年6月中期总收入88亿,较年同期50亿,同比增长76%。如前文分析,约90%来自于零售药房的营收。
归属股东净利润:由年2.09亿增至年3.44亿,增幅低于营收,这里有业务扩张各项费用成本支出较高的原因。年6月中期净利润3.71亿,已超过去年全年,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6%。
毛利率、净利率:毛利率今年来稳定在25%附近,净利率3%-5%。从这两个指标反映出药品销售是低利润率的生意模式,本质上是赚取产品采购/售出的差价,需要依靠规模扩大提升采购议价权,极致的供应链、仓储、人员等各方面管理降低费用率,从而提升利润率。长远来看必须依靠在线健康医疗服务的大发展,这是利润率更高更赚钱的商业模式。
营业成本:约75%,主要是医药与健康产品采购成本、入库运费、存货减值。
其他主要成本:主要是履约开支(约10%)、销售推广开支(6%),研发较少(主要用于提升线上综合服务体验)。增长幅度基本与业务扩张保持一致。依托于京东集团的大牌子,现成的流量和综合资源,销售开支比较少。
流动资产、负债、现金流:现金比存货还多,存货周转天数逐年减少,年53.7天。短期负债主要是贸易应付款项。经营现金流略高于净利润,钱能收得回。年6月账上现金32亿,加上上市募资,京东集团做后盾,短期应该不差钱。
个人点评:总得来说,资产健康,运营良好。不过目前的估值,更多的是看现在的布局有没有一个好的未来,这就不是财务数字能体现出来的了。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的对比05一:业务布局对比。
三个都有好爸爸。京东、阿里有天然的电商优势,平安则有几十年的健康保险及相关资源优势、线上线下销售团队。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在线健康医疗服务的三大巨头。数字大健康必须依靠大数据,这些巨头能做成的概率相对比较大。
阿里健康与京东健康几乎一样的营收结构,主要以在线产品销售为基本盘,以此切入在线健康医疗服务。
平安好医生则是从医疗服务切入,辅以药品销售,两者营收比例比较接近。但总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市值三者最低。
细分业务布局看,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布局更全面。但阿里健康有一样非常厉害,那就是以支付宝为流量入口,辐射其他所有业务。医院(坐标上海),用的电子医药码,就是从支付宝进去有个快捷小程序。
从活跃用户数看,阿里也是最高的,年活跃用户1.9亿,对比阿里、平安好医生在7万-1亿之间。
在线健康医疗业务方面,平安好医生布局最早,服务最全面,自有医疗团队、医院的顶尖医疗力量也是三者最好的。不过具备先发优势却不具备很强的壁垒,阿里健康、京东健康追赶的速度也非常快,几十年的电商服务打拼,它们在提升综合在线服务方面未必输给任何人。
二:财务数据对比。
1、营业收入:京东健康目前最大,年营收亿。阿里健康次之,但增速比京东健康更快,年96亿,若增速保持,恐怕京东健康很快要让出第一。从京东健康招股的市值看,低于阿里健康,看来也没有要抢市值第一的意思。
平安好医生营收规模大概只有京东健康的一半,市值也是最小的。另外,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年上半年来自医药电商的营收净利润录得大幅增长70%以上,平安好医生增幅仅10%不到(在线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这也是疫情之下,百姓们对这三家公司的投票选择:买药上阿里(淘宝、天猫)京东,问诊到平安好医生。
2、毛利率、净利润:三者毛利率都差不多,大概在23%-26%。京东健康是唯一盈利,但阿里健康年接近盈亏平衡,最新的年中期业绩录得营收净利润大幅增长,且中期利润(年3-9月)超过京东健康(年1-6月),股价两天上涨15%。平安好医生是一直亏损的。
3、综合费用成本:京东对供应链、物流、综合管理水平相对更好,费用率更低;阿里健康的履约开支、行*开支费用率均高于京东健康,这也是京东健康先于阿里健康盈利的原因;
平安好医生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高达23.82%、21.23%,所以迟迟无法实现盈利。
以下是三家公司市值、利润指标对比:
个人点评:京东健康营收规模最大,但阿里健康已经接近,且增速更快,依托于支付宝为阵地的全方位服务目前看更有相对竞争优势,市值也最大。平安好医生在线医疗服务目前领先,但占据一半营收的药品相关销售竞争力不强。中国数字大健康市场目前仍属于初始阶段,大市场大行业里的龙头公司有望长牛。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依托电商基本盘,有资本、有技术、有力量、集团人员战斗力强,大概率能在未来的数字大健康领域保持强者恒强的巨头地位。平安好医生需要在在线健康医疗服务方面有更强的相对竞争优势,否则短板太短,长板又不够长。打新、投资逻辑总结及个人实盘06打新逻辑总结:大保荐+顶级基石+孖展热门,定价估值相对合理,新股情绪稳中向好。京东健康招股时定价低于阿里健康,看来也未有争第一的意思。京东健康招股期,阿里健康凭强劲的中期业绩,股价两日上涨15%,京东作为对标,预判京东顺势而上,是阻力最小的大概率事件。
预期涨幅20%-30%,市值仍将低于阿里健康。
长期投资逻辑总结:主要买大市场大行业龙头公司的逻辑。传统估值方法失效,未来怎么样要密切跟踪公司运营。招股价可能是中长期底部区域,是否长持因人而异。
集采*策影响下,-B创新药板块、医疗器械、仿制药板块陷入深度大调整,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可能是大健康医疗板块为数不多的受影响较小的医药健康相关企业了。
个人实盘:中小甲+乙组融资打了近8成的资金。近期新股冲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