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基金销售乱象二次调查多类违规现象再现,标
TUhjnbcbe - 2020/12/3 15:13:00

导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多家基金公司在销售推介材料中标注“内部材料”,实质或为规避监管的情况。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姜诗蔷

编辑丨李新江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月21日发布《爆款基金“套路”调查:饥饿营销、踩线宣传频现炮制“明星经理”漏洞百出》报道,指出基金销售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随后三月初,监管部门下发《严格规范宣传推介行为促进权益类基金健康发展》的监管情况通报,就相关问题进行披露同时要求强化基金公司在产品推介过程中的内控合规。

一个月过去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基金公司反馈称,已经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审核相关推介材料。同时,也依旧有个别基金公司在基金宣传推介中存在打“擦边球”的现象。

其中,包括将“限额销售”作为主题进行宣传、模糊基金经理业绩等监管层近期刚刚明令禁止的行为;还有有奖销售、采用“稳健”“最好”“唯一”等表述的前期监管层已经叫停的违规行为。

“监管机构一直以来针对金融营销宣传都做了非常多的规范,之所以屡禁不止,其实还是各家公司的合规是否落实到位的问题。”4月2日,某公募基金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限额销售”违规再现

在本报报道提出“限额销售”涉及到“饥饿营销”,3月2日下发的监管通报对此进行了详细要求,规定称基金产品的募集上限、比例配售等安排,可以在宣传推介材料中作为风险提示事项予以列示说明,但不得以不同字体、加大字号等方式进行强调,不得作为销售主题进行营销宣传。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财通基金、嘉实基金等公司近期的新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中,均出现了类似违规行为。

譬如在支付宝APP的基金页面中,财通基金基金经理金梓才的新基金此前发售时,在首页将“实力领航限额发售”用不同颜色、不同字号的字体进行了突出强调。

该基金为财通智慧成长,认购日期为3月18日至3月31日。

而在4月1日发行的嘉实瑞和两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的海报中,亦将“限额30亿发售”在海报中用不同颜色以及字号的字体来进行强调。

值得一提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该基金海报中显示,海报右上角注明“渠道内参”,同时在海报最下部的小字列示的风险提示中标注称,“本材料仅供销售渠道内部交流,不得向客户进行宣传推介”。

但事实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仍有投资者反馈称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金销售乱象二次调查多类违规现象再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