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北京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对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等作出指导,并回应了近日北京市民较为关心的物流保障、复工返岗等问题。
广州多区宣布正式启动吸入式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多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药监局等发布公告,严厉打击涉疫药品用品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提示个人贩卖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属于违法行为,最高可判无期。
合肥市包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官方回应网传“包河区方兴社区上门送健康包”作秀。
北京召开发布会
内容涉及就医、物流、复工复产、返岗
任何情况下对待患者不得拒运、不得拒诊、不得拒救
12月19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当前,北京市疫情快速发展、发烧感染者数量持续高位增加,对全市药品供应保障、医疗救治资源带来的压力持续加大。经过一段时间来的紧张调度、艰苦工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保障虽整体仍处在紧平衡状态,但已出现趋稳向好明显态势。
徐和建表示,任何情况下对待患者都不得拒运、不得拒诊、不得拒救。要聚焦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社区及时摸清底数,畅通就医绿色通道。配足急救转运力量,做好转运能力转化,完善各流程衔接,确保重点人群如有突发情况能够迅速送医入院。入院后要围绕降低重症、减少病亡开展救治工作,坚持一病例一方案,让重症、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尽最大努力降低病亡率。
各区、各部门要继续深化细化具体化落实新十条政策,严防防控层层加码、固守僵化。要认真对照新十条,迅速调整和优化的防控政策措施,尽快实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取消到岗率和跨区流动限制,取消员工抵京“三天三检”要求,取消新十条要求外的复工复产场所核酸阴性证明查验;取消进口非冷链货品、散装散建、房屋中介、住宿服务、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级旅游景区、生产车间等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要求。位于地下密闭空间的酒吧、KTV、网吧、健身等场所恢复经营,恢复堂食,恢复各类宾馆酒店会议、培训、宴会(婚宴)的举办,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在京团队旅游、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根据新十条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进一步把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强化复工复产调度,加强政策支撑和要素保障,及时疏通产业链、供应链梗阻环节,切实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措施,着力稳就业保民生,推动经济回稳向上。
快速增设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转化设置临时服务点
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市中医局局长、一级巡视员屠志涛介绍,为应对疫情期间就诊高峰,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北京市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发热门诊服务能力。
一是快速增设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门诊总数由94家迅速增加至家,其中二级以上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最大限度保障发热患者就医。
二是进一步提升发热患者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大发热门诊服务区域,动员其他科室人员力量充实发热门诊服务队伍,动态调整发热门诊数量,将排队时间尽可能控制在半小时之内;设置简易药房,满足单纯开药的患者需求,做到快诊快走、快速分流;通过搭设帐篷、提供热水等方式为患者防寒保暖,尽可能地减少在室外排队时间;就诊患者可为同住家人开具不超过3人份的药品,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排队就医购药;同时明医院实际情况,在门诊分诊接诊11类症状患者,对发热门诊集中就医人群进行分流,如无鉴别诊断需要,可不查验核酸和抗原。
三是转化设置临时服务点,医院或体育馆、展览馆等场地,方便发热患者就医,缓解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压力。临时服务点由二、医院牵头,派驻医务人员,重点为6岁以上、60岁以下无基础病的单纯发热患者提供开药服务,进行医保结算,服务点配置必要的急救药品、设备和抢救床,保障患者安全。目前,西城、朝阳、丰台等8个区已利用体育馆等转化扩容发热诊室49个,单日提升发热患者接诊能力人次。
四是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按照线下医事服务费价格政策执行,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与线下报销标准一致。对线上开具的常见病、慢性病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药品第三方机构配送。
五是保障市民就近开药和自我医疗需求,就近解决发热患者就医开药需求,加快药品供应投放,着力解决群众现阶段线上线下药店购药难的问题,保障群众居家自我医疗药物需求,医院单纯开药患者。
呼吁为急危重症患者让出生命热线
屠志涛介绍,目前,本市院前急救工作总体平稳有序。近日,在市民朋友们的支持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急救电话的呼入量略有下降,与12月9日高峰相比,12月18日呼入量下降了33.47%,但仍持续处于高位,日呼叫量约为常态时呼叫量的5倍。最近一周,急救电话日均呼入次,12月18日呼入降至次。
屠志涛表示,为应对电话呼入高峰,全市科学统筹,合理调度。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全力以赴支持急救服务,保障急危重症救治需求,也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继续理解和支持工作,合理使用急救电话,咨询就医、非急危重症等情况不拨打,非急危重症就医尽可能采取自驾等方式,为急危重症患者让出生命热线。
按需拆零销售投放至药店的大包装退烧药
北京市药监局副局长王厚廷介绍,北京市企业释放最大产能,全市13家医药生产企业可生产20余种相关产品,目前正开足马力生产,18日产能较前日提升3倍。王厚廷表示,适用于重症患者的用药优先配送至医院医院,适用于儿童的剂型优先配送至设有儿科门诊的医疗机构,对于投放至药店的大包装退烧药严格要求按需拆零销售。
相关快递企业调派京外力量超人增援北京投递服务工作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金京华介绍,近期,本市受疫情和业务高峰的双重影响,出现了部分快件的积压,服务时限有所延迟。目前,全市快递企业产能整体上已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金京华表示,近日快递变慢主要是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部分“快递小哥”生病无法上岗,快递企业一线收派人员比较紧张。二是正值“双12”业务旺季,快递投递量较12月初在持续增长,投递压力持续加大。三是北京及京外的部分散货仓、分拨中心发生疫情,影响了产能,降低了快件打包分拣、中转处理的时效。北京市补充快递小哥在岗力量,国家邮政局支持协调相关快递企业全国总部调派京外力量支援北京,目前京东、顺丰、德邦、丹鸟、极兔、圆通等企业已派出超过人增援北京的投递服务工作,人员力量得到相应补充。北京市邮政管理局还积极协调抗原试剂等物资、安排快递员接种新型疫苗,为快递员返岗复工提供支持。
感染者居家康复隔离须满7天解除隔离后可返岗复工
屠志涛表示,近期北京市大量阳性感染者居家隔离康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为妥善做好感染者居家康复后的解除隔离和返岗复工工作,进一步优化防控政策,经组织疾控和临床专家研究论证,对于阳性感染者解除居家隔离建议如下:
一、对于居家隔离康复感染者自出现症状之日起,居家隔离须满7天。
二、如居家隔离满7天时,未使用退烧药情况下,发热症状消退超过24小时,且其他症状好转,可解除隔离。如仍有发热症状,待发热症状消退超过24小时,且其他症状好转后,解除隔离。解除隔离后可返岗复工,无需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
三、特殊行业和岗位的隔离康复和返岗要求,按照行业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北京地铁:随时做好加开临客准备
据“北京地铁”官方微博公告,随着北京市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公共交通出行人数增加,地铁公司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