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医改规划”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要求,统筹推进管理、价格、支付、薪酬等制度建设,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医院运行成本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提高诊疗、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严格控制不合理检查检验费用。
医院通过多卖药、卖贵药,多做检查、多用耗材等办法获得收入,弥补财政拨款不足,形成了具医院补偿渠道——即以药补医机制。本次医药体制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将医院的收入由原来财政补助、医疗收入、药品收入三个渠道改变为财政补助、医疗收入两个渠道。实施药品零加成虽然引起医疗行业人士的抱怨,但其对于医疗费用的控制确有效果。药品加成取消后的补偿问题,各个地方不相同,但是价格调整能否弥补药品加成取消后的亏损,则难以计算。
按照《版收费标准》,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有提高的、有降低的、有提高和降低的比例不同的、有新增加项目的、有取消项目的、有的项目一个分解成几个的,有的项目几个合并成一个的,有的项目计费单位不同的,很难准确预测。比如:①综合类中的重症监护、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床位费、输血费(配血等)、输氧费本次没有进行价格调整。②本次调整幅度大的综合类多为专项护理和专科使用,临床使用量不大。③临床诊断类46%及临床非手术治疗60%的项目本次没有进行调整。④实验室项目中,常用项目的下调幅度较大。⑤本次新增收费项目共项,无法准确计算收入,不知道实施后是否能够增加医疗收入。同时,本次很多手术类项目涨价但是包含了医用耗材,比如以前一个治疗项目元,材料另外收元,总费用元,现在该治疗项目收费涨到了元,但是医用耗材不能收费了,而医用耗材的进价涨到元,医院的实际收入减少了20元,医院的有效产出下降,利润减少,医院不去控制医用耗材的采购价格和使用数量,医疗成本就会上升,在医疗成本医院控制医用耗材成本。一般情况下,医院可以通过规范医疗行为来控制医用耗材的使用数量,但是,对采购价格就难以控制。
内蒙古自治区从年12月份开始执行药品零加成,医院年药品加成减少约1.3亿元,却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法计算出价格调整能够弥补多少药品零加成收入减少造成的亏损。对此,我们按照文件要求设计了一个各大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幅度的测算方法。
测算表格通过以上测算结果分析: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实际增加的收入:
增加的收入X元-减少的收入Y元=Z元
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R元
由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弥补60%药品加成后的差:
R元×60%-Z元=A元
由此得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是否能够医院减少收入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