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覆盖上万家医疗机构长三角医保一体化举措持
TUhjnbcbe - 2025/3/21 8:54:00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ask.bdfyy999.com/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四年来,老百姓对两件事特别有感触,一个是看得见的道路网络四通八达,出行越来越顺畅;另一个是看不见的医保卡异地结算互联互通,看病越来越便利。

近日,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举行。记者从上海市医疗保障局获悉,长三角全部41个城市1.2万余家医疗机构的异地门诊费用累计直接结算.52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26.43亿元。随着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医保服务也不断探索,日益提升百姓健康获得感。

异地门诊直接结算扩围居民就医买药更便捷

上海参保职工李女士退休后居住在南京,在没有长三角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之前,她要先自己垫钱看病,再拿着一叠材料去报销。现在直接刷医保卡就行,这让李女士心里觉得很踏实。

年9月28日,长三角地区开始试点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最初确定了“1(上海)+8(江苏省南通、盐城、徐州,浙江省省本级、嘉兴、宁波,安徽省滁州、马鞍山)”为首批试点地区,到年4月新增9个、6月新增11个试点地区,目前长三角全部41个城市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涉及三省一市1.2万余家医疗机构,累计结算.52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26.43亿元,是全国人次和费用最大的区域之一。

“我们深刻感受到,国家战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包括民生领域在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的成效可观可感。”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华源说,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让区域内的老百姓工作生活品质更高。

起初,有的市民担心长三角医保一体化会不会使得原本上海就紧张的医疗资源更紧张,医院也担心病人会不会都被上海“吸走了”。对此,上海市医保中心副主任王伟俊表示,上海的医疗资源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医院常年都有全国各地的患者前来,但从总体门诊量来看,就医情况有序可控,并未带来严重的跨省患者虹吸现象。

数据分析显示,长三角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主要是满足了长期异地工作、居住、养老等不同需求,其中苏浙皖来沪门诊就医人次占双向总人次76%左右,沪至苏浙皖就医人次占比24%。异地住院直接结算就医群体以“异地转诊人员”为主,重点解决临时转诊参保人员重大疾病就医需求。

做好“加减法”医保服务效能“升级”

医保服务一小步、民生健康一大步。老百姓看病就医的堵点,就是政府努力攻关的靶点,对应用范围做加法、对流程手续做减法,努力提升长三角居民异地就医便利度,成为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

近期居住在上海青浦区的晓露是嘉善人,患有过敏性鼻炎,在发现药物马上用完需要配药时,她通过长三角(上海)医院(上海市医院)复诊就医,买到了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现在看病真方便,在示范区内,医院直接刷异地医保卡看病,医院实现复诊直接结算,省心又省力”,晓露说。

晓露口中的示范区是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自年8月起,示范区内医保部门全力推动五件事,区域就医免备案、经办服务一站式、慢病特病结算通、网上医保在线付、异地审核协同化。”上海市青浦区医保中心主任冯建珍说,以免备案为例,已覆盖示范区内85家定点医疗机构,惠及万参保人。此外,依托国家医保电子凭证,示范区参保群众实现门急诊异地就医“脱卡支付”。

从示范区出发,目前上海有6家定点医疗机构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并将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另外,上海有79医院实现异地结算,长三角医院复诊诊查费、药品费用纳入异地医保支付。

信息时代,医保服务也在加快数字转型,聚焦居民

1
查看完整版本: 覆盖上万家医疗机构长三角医保一体化举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