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医院在数字化方面的成效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电子病历、移动支付等都是数字化进程下的产物。但是从行业整体上来看,在数据利用和互联互通方面还存在着严重不足。比如,线下诊疗的过程中,缺乏数据存储入口和方法;区域医疗,甚至同院医疗数据不能共享;业务系统面向流程设计,信息相互独立,数据互联互通方面更是鸿沟巨大。
数据之痛,可以说是医疗行业的“通病”。
但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是,未来的医疗一定是技术与医疗体系相结合。医院将不再仅依靠有限的知名医生。医生看病的基础将来自于应用技术产生的有价值的一线数据。这些经过分析的高质量医学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会让好医生越来越多,好医生也可以把医疗服务推广到更广泛的地区。
医院运营的决策支持
目前,医院已经基本建立了多个业务信息系统,如HIS、LIS、财务管理、办公系统等等,并且实现了挂号、发药、收费等流程的有效管理,为医院管理者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这些信息化的成果之上,医院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让这些成果更好地服务医护人员,如何让先进医疗惠及大众。
当大多数同行们对数据的认知还仅停留在统计排表、排序等简单利用阶段时,暨南医院已经开始尝试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去做更高层次的应用。
曾经获得过广东省优秀CIO的医院信息科科长吴庆斌,计算机科班出身,兴趣与工作相同,使他拥有比常人更高的工作热情。而责任驱使,也让他勤于创新,不断改善管理方式、提高技术能力。用广州医博信息技术公司总经理王晓毅的话来说,吴庆斌年轻、专业,有想法。医院能与广州医博信息技术公司结缘,正是由于医博公司前瞻性的行业见解和数据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
王晓毅作为数据领域的老兵,他带领的广州医博信息技术公司专攻医疗健康数据管理。该公司结合国家、省、地方的数据标准,基于大数据基础架构而建立的元标准定义的数据中心,可以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从而确保了用户数据的标准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医院在十年前就开始做精细化运营,但是精细化运营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支撑。从年起,医院就开始尝试医院运营方面的决策支持。比如,对门诊量的分析、病原的分析,以及对医保控费预警等。
探索临床数据应用
在运营方面已经有了比较直观的应用之后,医院开始逐步探索在临床方面的数据应用。
“临床医生要对不同病种做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其实需要非常严格的高质量数据。每一个病种的治疗方向和科研都不一样,每一个医生需要的数据也不同,这就要求底层数据配置要非常灵活。在临床治疗方面,以肺肿瘤的治疗为例,传统治疗方案是放疗,现在要通过细胞阻碍或者是细胞再生杀死癌细胞这样的治疗方法,这需要大量的科研,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数据也完全不一样,底层数据处理起来非常的复杂。”王晓毅如此分析说。
从年与医院开始合作,医博公司每年都会帮助其做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医博公司尝试着从架构方面做出改变,性能明显得到提升,数据展现的速度也非常快。
病种分析是医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医博公司为此推出的“单病种分析系统”,正是通过对病种从诊断、治疗、治疗效果以及费用实行较全面的分析,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医院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同时,为制定单病种的临床路径提供参考及数据支持。
在医博公司的帮助下,医院两年前建立了全院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对外数据上报和患者信息等数据公开。在数据中心以病人主索引为核心搭建,形成患者°全景展示,可满足医护人员的信息需求,建立全院数据协同运作模式。为医院各类用户,包括院领导、管理部门、医护人员、患者提供统一的医疗信息咨询、检索、展现、挖掘平台,实现对全院数据的深度利用和分析,最大化释放数据蕴含的信息。
医院基于CDR临床数据中心还可以进行预警和分析,对比较特殊的病人、病重、病危的病人,可以设定相应规则和风险预警来对他们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