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借东风
在古代,药店门口经常会见到这样一幅对联:
唯愿世间人无病;
宁怕架上药生尘。
而对联的横批,一般会写“天下平安”这四个字。
年5月,中国平安在深圳蛇口成立。将公司名定为“平安”两个字,也许是一种巧合;但也许,在为公司取名的时候,马明哲先生内心深处分明也曾有过一种悬壶济世、天下平安的情怀与抱负。
年9月22日,中国平安(.SH/.HK)投资者开放日在深圳福田区举行。此次开放日,平安首次披露了集团的医疗生态战略和医疗科技方面的最近进展和布局。这是平安医疗生态战略首次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世人面前。
面对这幅庞大浩瀚的医疗生态圈战略图,我们能够看到,“天下平安”这份初心,已经一步步演变为现实。
1平安在医疗生态圈的布局
民国时期,北京协和医学院招募第一批女学生时,曾经要求这批豆蔻少女立下严誓,终生不婚——以明“此生唯医”的志向。这既是一种悬壶济世、心系天下的情怀,也是医疗工作者对这个世界最庄严最神圣的承诺。
然而当今商业社会,仅靠崇高的理想与道德情操,想要办好医疗事业,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社会发展与分工的细化,医疗这个产业链上牵涉到的方面越来越多。虽然各方都在为解决医疗问题做着积极的尝试和努力;然而面对如此复杂的系统,到目前为止,解决方案大多数仍然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事实上,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需要一种站在生态的角度,通过全局每个节点的优化来寻求解决方案。
中国平安,正是在系统性地解决医疗问题方面,所做的思考最多,努力最多,走得最远,取得的成效最大的一家公司。
今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中国,而平安好医生作为国内线上健康咨询与健康管理App,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增长。
但平安好医生大火的背后,是平安医疗生态圈多年布局的结果。以年平安成立养老险作为起点,到年成立平安好医生这个标志性事件,至今平安在医疗生态圈的布局已经有16年。一砖一瓦,筚路蓝缕,到年金秋9月,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到目前为止,平安医疗生态圈总共有12家专业机构,形成彼此关联的合作分工体系,针对医疗体系各环节的痛点,通过数字赋能,实现优化。
平安医疗生态圈的12家专业机构包括:平安人寿、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平安医保科技、平安好医生、平安智慧医疗、医院管理团队、平安医疗科技研究院、平安海外控股、平安创投、平安领航基金、户田研究院。
其中,平安智慧医疗服务政府端;在用户端(即病人),平安好医生占据用户及线上医疗服务端、平安智慧医疗占据线下医疗服务;对于支付方(即医保局和商业保险公司),由平安人寿、平安养老险、平安医保科技、平安健康险组成“三险一科”的体系为支付方提供服务;而平安医疗科技研究院等提供技术研究支撑,为机构和医生端赋能。总体而言,平安医疗生态圈包括多家线上+线下的医疗健康相关公司,业务之间形成有效互补。
“医”的市场很大,能把“生态圈”做起来的企业很少,因为链条实在太长。有的时候,为了理清各方的关系,就需要几年时间。目前,平安将整个医疗产业链分为“GPSPP”这五方,并根据这个划分以及各方的痛点进行管理优化,分配到不同的专业子公司,以确保各子公司板块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主战场,在“不越位”的同时打好配合战。
2三大协同构建医疗生态闭环
在平安投资者开放日上,中国平安联席CEO陈心颖披露了平安生态圈战略未来发展聚焦的三大方向,即三大协同:横向协同、纵向协同、主业协同。
(1)横向协同
所谓横向协同,即从用户端出发抓住用户流量,从支付端长臂管理机构,并赋能服务方,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毫无疑问,在用户流量这块,平安好医生已经发挥了、并且将继续发挥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最新财务数据显示,平安好医生在年上半年实现平均月活(MAU)万,同比增长7.3%;上半年注册用户数为3.46亿,同比增长56.9%。得益于疫情期间线上问诊就医数量的激增,上半年平安好医生的在线医疗收入更是录得%的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平安好医生中期业绩报告)
目前,平安好医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医疗流量入口,超越排名第二到第十的互联网医疗APP的月活总量。但是,平安好医生并未停下脚步;在平安医疗生态圈未来“横向协同”的战略中,平安好医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自年年中开始,平安好医生聚焦渠道、服务、能力三大方向全面战略升级。流量方面,通过个人用户、保险服务、企业服务、医院等四大渠道聚集患者;服务方面,提供“医疗+健康”以及“私家医生+家庭医生”医疗健康服务,不断强化扩大自建+外部医生网络,专注线上医疗,并不断打通线下服务。
平安好医生是平安医疗生态圈战略中用户(Patient)和服务方(Provider)的重要成员,也是为二者提供联系的重要平台。
目前,平安好医生拥有中国最大自建医生服务群体,建立起了庞大的线下服务网络。除服务C端个人用户外,在B端,平安好医生为企业用户打造专业、便捷、安心的企业医务室,已覆盖家以上的企业;在H端,平安好医生已上线14家医院,3家已打通医保。
(2)纵向协同
纵向协同指的是,通过服务政府,医院、医生、医药核心资源,并借助科技抓手,赋能生态圈成员,形成竞争壁垒。说白了,纵向协同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对医疗生态圈中政府、机构、医生以及支付方的运行模式进行全方位优化。
纵向协同的核心抓手是平安智慧医疗。由于没有上市,因此智慧医疗的知名度不如平安好医生;但事实上,平安智慧医疗是一款技术含量超高、应用前景极其广阔的APP。目前,平安智慧医疗已为90座城市、2万多家医疗机构、超过45万名医师以及万名患者提供服务。其平台输出能力甚至不亚于平安好医生。
那么,平安智慧医疗在医疗生态圈的纵向协同中,究竟能做些什么呢?
根据此次开放日上平安智慧医疗联席总经理高孟轩的介绍,平安智慧医疗的核心引擎,可以概括为“四轮”,即管机构、管医生、管疾病、管药品。
具体而言,赋能政府,作为服务线下医疗相关方的入口;医院核心系统,医院全面提升运营;赋能医生,打造医疗领域的Bloomberg智库AskBob,在临床、科研等领域全方位的辅助医生;赋能公共卫生系统,以应对流行病突发事件;打造慢病管理平台,助力慢病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提供药物研发、质管、集采一揽子方案。
平安智慧医疗业务布局发展迅猛,已横跨中国及东南亚等90多个地市,覆盖约2万多家医疗机构,服务超45万医护人员,服务调用近3亿次,此外还与新加坡Singhealth、美国医疗云计算公司Arterys、罗马尼亚MateiBalsHospital、印尼等的医疗机构开展科研合作,不断助力海外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3)主业协同
我们知道,平安的主营业务和主要营收利润来源是保险。虽然人们常说“医保不分家”,但中国此前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经历过“有医无保”和“医、保脱节”两个过程;事实上,医疗与保险两大领域,需要深度融合。
正如平安汽车生态圈的搭建完成,对车保行业带来的重塑和整合效应极其显著;平安医疗生态圈的构建,也将极大地促进和完善医疗保险市场的整合。
中国平安发展的前三个十年分别以“保险”、“综合金融”、“科技+金融”为主线;到如今,平安步入发展的第四个十年,主线将过渡到“生态+金融”。而据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先生此前提出的“生态+金融”的理论框架,未来随着医疗生态圈的成形与完善,“医疗生态”未来对保险金融主业的赋能效应将得到凸显。
3科技赋能
平安的医疗生态战略,离不开科技作为基础底层力量的赋能效应。
此次开放日上,平安首次集中展示了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其最核心的优势,在于构建了一个全球领先的医疗数据和知识库。
平安集团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介绍,依托集团庞大的五大医疗数据库(疾病库、医疗产品库、处方治疗库、医疗资源库、个人健康库),建立起全球领先的医疗数据中心。其中疾病库包含约10万个疾病概念、42万疾病术语等;医疗产品库包含18万份药品说明书、8.4万中药方例等;处方治疗库包含15万条处方信息、3千万医学文献等;医疗资源库包含50万中国医生信息、万科研人员等;个人健康库包含10亿诊疗信息等。
平安领先的数据和知识已经是规模最庞大、科技最领先、维度最完整、应用最丰富的医疗知识库。这些知识库信息通过平安“医疗大脑”以支持人工智能决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场景。
举个例子,糖尿病肾病是许多糖尿病患者后期会衍发出的病症,而不同身体条件的病人,所适宜采用的治疗路径不同。如果医生对患者过往的病史没有足够的数据化的资料,那么很可能需要像投石问路一样,一步步尝试、试错、纠正……这样会使得治疗过程效率低下。而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推荐”的方式,结合患者过往病史的数据,可以迅速得到最佳的施治路径。
再举一个例子。
目前对于肿瘤的病理分析,往往需要靠医生肉眼去操作,数病变细胞的数目,然后统计。这样的过程既耗时长、还容易出错;而如果这个过程交给AI去处理,则速度会是人类肉眼识别的10倍。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解放了医师的劳动力,一举多得。
此外,在疾病预测、风险预测、传染病防控等诸多方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统计一个地区某种常用感冒药的销售数量,便可以对感冒患病人数做大概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之上预测流感爆发的风险。重症病人在ICU中,通过对身体多项体征指标的监控,可以预测罹患脓毒血症的概率;实时监控,一旦某些指标异常,可以立即采取方法,救人一命。
这些工作如果由人力去做,则既费时低效、又容易出错;通过科技手段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做到高效、准确、实时。
平安这些医疗“黑科技”,离不开强大借领先的算法训练平台——赛飞。
赛飞平台支持大规模并行试验,可通过智能调度和分配计算资源,从而助力工作量降低30%到50%,预测速度提升了3-6倍,计算加速倍,内存消耗减少了23%。这些优势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支持医疗算法模型的开发,可有效助力研发效率提升5-8倍。
据平安首席医疗科技科学家谢国彤介绍,目前平安已拥有全球最大的智能诊断辅助平台、全球最大慢病管理平台、全球最大的医疗数据库、全球第二医疗科技专利申请数,具备全球领先的科技实力。
4结语
医疗市场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且高速增长的市场。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人口老龄化、以及国家在医疗领域的政策支持(例如“健康中国”),研究机构估计,到年,中国医疗健康总支出将达到16万亿;这个数字是年(6万亿)的2.6倍,年度复合增长率为10.3%。
就市场深度而言,年中国人均医疗健康支出为1.1万人民币,是美国人均同期的1/7。因此,医疗健康市场的深度也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医疗体系,时至今日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而今年一季度爆发的新冠疫情,也使人们意识到了解决医疗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平安在此时全盘推出医疗生态圈战略,既抢占到了有利时机,也体现出它的雄心。
的确,面对医疗健康这个规模与增速的市场,谁不想参与其中,分一杯羹呢?但这并不容易,需要生态化的解决方案,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对生态系统中的每个节点实施优化。而在这方面下过真功夫的企业,平安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平安司歌高潮部分第一句所唱,“天下平安,圆我心愿,年年花开直到永远。”
随着平安医疗生态圈战略的蓝图一天比一天更具体、更实在,“悬壶济世、天下平安”的初心与口号,将不再是茫远的愿景,而是一步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增加人民福祉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