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外无事,宁静于此”江宁是南京主城南部中心,科教资源集聚,文化底蕴深厚,生态优势突出。
站在“十四五”的崭新起点上,江宁以什么样的新定位、新追求、新路径、新举措,更好地承担江苏南京赋予江宁“为全市发展当好排头示范”“为江苏省现代化试点”的使命?
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十四五”期间,江宁将高质量推进“五双战略、七大行动”,高水平建设南京“创新名城核心区、美丽古都典范区”,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自觉,奋力谱写好“强富美高”新江宁现代化篇章。
规划提出:
①、未来5年,江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高水平打造“创新名城核心区、美丽古都典范区”。到年,江宁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收入比年增长一倍以上,经济实力极大提升。
②、未来5年,江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打造“一带一核三极多节点”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坚持用地集聚高效发展,构建“一中心四新城五市镇”的新型城乡空间格局,多个板块地位迎来进一步升级。
③、未来5年,江宁产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一极三圈八组团”的“”生产力布局,多个板块产业方向目标确定,努力形成2个两千亿级、3个千亿级、3个百亿级产业,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④、未来5年,江宁商业,交通,教育等生活配套进一步优化。计划引进区域外各类型总部机构超过10家,建设高质量教育强区,进一步扩容名校资源,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幸福乐居富庶地。
GDP年均增长7%!江宁发展目标确定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江宁高标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确立“两区”发展定位,即:高水平打造“创新名城核心区、美丽古都典范区”,提出江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到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例43%,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3.5%,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4%以上。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个。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发园区改革创新等重点领域改革争先创优,发展空间和发展维度深入延展,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经济格局中的比重持续扩大。区域营商环境达国际一流水平。到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2.8%,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比重4.3%。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东进南拓北融中提升”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紫东江宁片区崛起优势显现,城乡双向资源效能更大发挥,人居环境整体得到根本性改善,形成城镇、乡村、城乡结合区域各具特色又紧密衔接的品质化发展格局。到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8%。
生态文明绽放新色彩。区域含绿量和含金量并存,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构建形成显山露水、添绿增彩、干净整洁的生态空间,城市宜居度极大增强,加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到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林木覆盖率稳定在31.85%。
民生福祉获得新改善。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各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均衡化布局,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极大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认同感、获得感、安全感切实增强。“十四五”期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5万人。到年,人均预期寿命83.2岁,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3.5人,单位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至0.人/亿元。
发展空间格局敲定!多个板块迎来升级
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南京市域城乡体系,坚持用地集聚高效发展,构建“一中心四新城五市镇”的新型城乡空间格局。
“一中心”为南京主城江宁中心片区,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建设水平,推进城市建设精品化,提升现代品质,加快城市色彩、城市夜景、城市风貌等建设,重点建设从陆港南京南站至空港禄口机场的黄金廊,将江宁主城打造成南京的副都心。
“四新城”为禄口、滨江、汤山、淳化四大新城,
“五市镇”为湖熟、吉山、横溪、谷里、秣陵五个新市镇。
与此同时,按照“全域统筹、特色发展”的理念,优化构建“一带一核三极多节点”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
“一带”,整合江苏软件园、江宁大学城、中科院麒麟科学城的科教、人才等创新资源,推动形成贯通东西的科技创新示范带,打造核心技术能力突出、综合竞争实力强劲的“集团军”。
“一核”,高水平建设紫金山科技城,依托紫金山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整合全球科创资源,打造区域创新发展“动力源”。
“三极”,重点发展江宁开发区高新园、麒麟高新区、江宁高新区,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要求,加快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打造特色鲜明、产业集聚、配套完善的区域创新型经济“增长极”。
“多节点”,加速滨江开发区、东山总部园等园区存量资源转型升级,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发挥谷里、江宁、横溪、禄口、湖熟、汤山等板块生态优势,加大农业、民生等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和技术推广力度,打造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的“新高地”。
优化江业结构,打造一极三圈八组团的产业格局
江宁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一极三圈八组团”的“”生产力布局,实现从点状的突破到链式的创新。
突出“一极牵引”,以“五湖联动”为引擎,逐年提升东山副城的资源集聚度、功能承载度、形象美誉度,加快打造“南京超大城市南部增长极”;
突出“三圈协同”,在紫东江宁片区全面激活创新发展圈层的成长力,在南部空港枢纽片区不断增强开放发展圈层的辐射力,在西部沿江片区持续提高绿色发展圈层的竞争力;
突出“八组团并进”,统筹推进“东麒总部经济组团、百家湖商务经济组团、环高校知识经济组团、环牛首智慧经济组团、环汤山休旅经济组团、湖熟文化经济组团、宁博跨界经济组团、全域美丽乡村经济组团”建设。
构建三大智能产业、三大新兴产业、三大未来产业,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制高点,打造全球有影响力、全国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年,形成2个两千亿级、3个千亿级、3个百亿级产业,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进一步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开发园区“一区多园”改革为抓手,促进开发园区优化整合,不断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全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际化创新型品质新城发展定位,加快建设国际性科技创新先行区、全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示范区、长三角国际航空枢纽核心区、南京主城南部中心标志区、新时代园区高质量发展高地等“四区一高地”,奋力迈向全国最前列。
聚力招引重大项目,培育引进一批百亿级项目,支持龙头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功能平台综合实力,抓好空港开发区、高新园、江苏软件园、综保区、无线谷、九龙湖国际企业总部园等创新载体运营,完善创新服务功能。
聚焦品质新城建设,加快南京南部中心核心区规划建设,谋划双龙大道快速化改造、西门子路轴线片区开发、百家湖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等重大城市地标,推动产城融合协同发展。到年,综合实力力争进入全国前五,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前列。
麒麟科技创新园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建南京科技创新的综合服务平台,有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高标准建设南京麒麟科技城。
以紫东片区创新主战场为抓手,加快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深化与中科院系统的战略合作,推进信息高铁综合实验设施、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在大科学装置落地上取得突破,全力构筑紫东创新发展“策源地”。
按照“科学城、生态城、宜居城”综合发展要求,构筑“商、住、研”混合的用地布局结构,提倡混合功能组团建设。到年,建成南京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江宁高新区。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聚力打造“四区一中心”。
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先行区,全面构建江宁大学城政产学研“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建成“校友经济集聚区”和青年创新产业新高地。
打造科技服务生态示范区,充分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体制机制优势,创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面优化“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创新链条。
打造科技产业创新核心区,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和绿色智能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大项目招引,推动工业产值迈上千亿级。
打造产城宜居宜业品质区,实施江宁大学城提档升级工程,加快方山南片区、淳化东组团等新空间开发,建成“人·业·城”和谐共生、“产·商·居”功能均衡的产城融合品质新城。
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以“江宁药谷”战略为抓手,深化校地共建技术研发平台,围绕新药研发与生产、细胞治疗、研发服务外包(CRO)、检测检验、高端医疗器械五大细分领域,持续推动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力争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生物医药园区前十强。
南京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
紧扣“全省一流开发园区”目标定位,以中兴通讯、LG化学等重大项目为中心,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全力打造“创客-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产业链孵化载体,为初创型科技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成长。加快滨江新城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整体规划品质。到年,综合实力跻身省级开发区前十,向国家级开发区迈进。
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
紧扣紫东片区文化产业主阵地定位,以温泉旅游为核心,推进现代服务、文化休旅和养生度假功能建设,着力提升汤山旅游人气和内涵,全面展现“四季汤山”新品质。延伸温泉深度开发产业链,丰富温泉旅游康养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的可驻足性、可消费性和可回头性。
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复星星泉文旅康养综合体、南京汤山电子竞技产业园、石林汤山商业街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到年,游客年接待量突破万人次,成为国际一流、中国首席的温泉旅游度假目的地,位居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前列。
开局“十四五”,江宁汤山将按照区委、区政府对汤山提出的“一手抓休旅品牌影响力、一手抓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打造宁镇扬都市圈‘中心花园’、长三角一体化‘首位乐园’”最新要求,紧扣紫东地区“四个之城”的功能定位,着力打造文旅融合、绿色生态、活力创新的世界著名温泉小镇。
“任务书”出炉——
实现“产业更优、农村更强、环境更美、社会文明程度更高”,成为南京“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示范街镇,力争到“十四五”末,汤山区域人口达到1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高于省市区目标。
江宁汤山“新蓝图”铺开——
1.看产业提质增效,重点围绕旅游度假区提质和老工业园区转型,建成景枫、石林两大龙头商旅综合体,苏豪、涵田为主导的一批康养项目群,整体加快1.1平方公里上峰片区工业转型,建成20万平方米高标准现代化工业载体;
2.看生态常态长效,扩建新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实施驻地部队、老集镇和老旧小区雨污分流等十多项工程措施,系统整治汤水河,常态化开展工业企业、餐饮油烟、农业面源、工地扬尘等四个专项行动;
3.看乡村振兴,建成街道全域乡村旅游公路环线,重点打造东部阜庄、南部孟墓、西部龙尚、北部园博园周边等四个美丽乡村组团,集聚乡村文旅、精品民宿、田园康养、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一批新业态;
4.看社会治理,建好用好为民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全域社会治理中心“三大中心”,深化“警格+网格”“法官进网格”工作。
江宁汤山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总体目标,坚持“三融三汇三提升”,借力汤山理论宣讲工作室等资源,充分挖掘基层模范、行业人才资源,做优各类理论“微课堂”,创新打造“泉心泉义”、“心有宁西”等党建品牌,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在阜东打造首家“公建民营”村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中心,示范引领基层党组织凝聚干群合力,助力乡村振兴。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分批次完成园街“三先”项目清单58条,目前第一批15条事项已在全力推进。区管干部带头下沉,开展“三个一线”集中调研,梳理民生需求95件,各项工作均在有序推进中。
江宁汤山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宁镇扬一体化、南京紫东地区发展等战略机遇,以及国家级温泉旅游度假区、江苏省园博园等现实机遇,聚焦打造世界著名温泉小镇目标,凝心聚力、久久为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南京“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示范,为江宁“创新名城核心区、美丽古都典范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功能型园区
南京未来科技城
按照“一城两镇三片区四产业”发展思路,建设国际创新示范区、国际生态度假区、国际绿色社区三大板块。加快培育未来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云台山河总部经济区、华谊影视小镇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到年,打造成集科技、文化、旅游、商业、休闲为一体的未来科技生态新城。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以金陵小镇、金牛谷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盘整既有资源,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深度培育“牛首夜经济”,“十四五”期间,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圣地和国内首屈一指的旅游目的地。南京东山国际企业总部园。坚持总部经济与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双轮驱动”,加快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智能电网产业突出强化全产业链的控制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聚焦前沿科技,力争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培育聚焦增长新动力。
南京紫东江宁片区
聚焦“创新产业新高地、生态文旅新名片”目标定位,将紫东江宁片区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办好第十一届省园艺博览会,将园博园打造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高能级乐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高质量花园、江苏践行“两山”理论的高水平公园、南京紫东地区崛起的高品质家园。
麒麟科技创新园、江宁高新区作为创新主战场,加快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走廊、中科院南京分院建设,提升集约化、内涵式发展水平。汤山加快文旅产业发展,注重文旅互融发展,进一步提升国内外知名度。
工业集中区。
发挥南京南部中心核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禀赋优势,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形成示范”总要求,深入推动中小工业集中区转型升级。以探索江宁区低效用地开发中建设“高层工业厂房”政策为切入点,有序引导工业集中区经济新模式,吸引一大批符合全区未来产业方向的优质项目落地,推动工业上楼,促进产城融合。
未来5年,江宁城建配套进一步优化,商业、交通,教育等全方位升级;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到年新引进区域外各类型总部机构超过10家。深入实施商贸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推动传统商业载体向科技时尚、信息互通、服务智能、安全规范的智慧化转型升级。
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打造百家湖、弘阳广场、砂之船等一批有影响力、有特色的夜间经济集聚区,构建差异化、特色化、便利化的高端商贸服务体系。到年,打造1-2个在全省范围内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商圈。
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提升禄口机场辐射能级,重点提升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运输能力,启动机场三期工程。推动禄口机场双跑道独立运行,优化全省航线航路,实现进离场分离。
实施土山机场搬迁,拓展发展空间。构建多层次铁路网
持续建设高速快速铁路主骨架,继续支持配合苏南沿江铁路建设,开展宁宣高铁、扬镇宁马铁路等前期研究,为宁芜铁路复线工程提供保障支持。
建成地铁3号线三期、地铁5号线江宁段,推进10号线二期,适时启动12号线前期工作。积极参与市域快轨18号线项目前期研究,争取在江宁多设站点,实现机场与江北新区及主城之间的快速直连。继续推进地铁8号线前期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滨江开发区的对外联系。开展有轨电车二号线前期研究,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弥补地铁线路覆盖不足。
江宁十四五轨道建设图
形成区内教育资源城乡覆盖全面、规模适度、高效合理的空间结构。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入推进学前教育增量、普惠、优质工程,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兴办普惠型民办幼儿园。优化布局小学,整体提升初中,全面扩容高中。
推进区域品牌学校建设,提高国际化办学品质。“十四五”期间,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及高中分别达到40所、50所和6所。到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建设全省一流高中1-2所。
南京十四五规划
江宁的十四五规划,是与南京之前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相统一的。4月9日,南京市政府发布《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份文件将深刻影响南京未来5到15年的发展,也会影响每一个南京人。
十四五看点
1、深化户籍改革,探索同城化累计互认;
2、构筑一核三极重点功能布局:江南主城区为“主核”、江北新区为“主城拓展极”、紫东地区为“创新引领极”、南部片区为“新兴增长极”;
3、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提高住房保障能力;
4、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和布局;
5、24个医疗设施重点发展工程曝光;
6、续建9条地铁线;建设3号线三期和11号线一期;开展18号线建设、16号线和14号线等前期研究;
7、续建4条过江通道;推进地铁4号线过江通道等4条过江通道建设。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聚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加快形成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聚力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美丽古都、探索走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子,打造富于现代化内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成为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元的超大城市。具体表现为“四个高”: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建设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建设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
二、户籍改革
探索同城化累计互认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和落户政策,加强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实施与苏州在积分落户时,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累计互认,允许省内其他城市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纳入落户累计认可,探索与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省外城市实施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加快推动人口服务管理由户籍人口为主全面转向常住人口为主,建立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相挂钩的“双挂钩”机制。
三、城市区域发展
构筑一核三极重点功能布局
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在全国具有示范典型意义的现代化都市圈,提升南京战略枢纽地位,争创国家中心城市。聚力推进宁镇扬一体化;积极打造沪宁产业创新带。
优化城市功能梯度,构建以江南主城区为“主核”、江北新区为“主城拓展极”、紫东地区为“创新引领极”、南部片区为“新兴增长极”的“一核三极”重点功能布局。
江南主城区着力打造引领全市发展的“主核”
以“优空间、强功能、增活力、塑特色”为导向,集聚国际化高端化要素,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都市产业,建设超大城市的核心功能板块。严控老城开发强度,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布局,增加公共绿地和活动空间,打造便捷舒适生活圈。加强山水城林格局塑造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留住南京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江北新区着力打造“主城拓展极”
加快布局各类高端制造、生产服务和“研创型”产业,培育完善城市功能,高质量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主城。深化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成果,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现代产业和城市功能深度融合。
紫东地区着力打造“创新引领极”。高效整合南京经开区、仙林大学城和各类园区资源,加快集聚中科院等高端创新要素,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建设紫东科创大走廊。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串联紫金山、栖霞山、汤山等文化旅游资源,优化国际化旅游产品供给。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打造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引领宁镇扬一体化的“创新之城、文旅之城、产业之城、生态之城”。
南部片区着力打造“新兴增长极”
推进南京南站等高铁站与禄口机场的快速联通,实现空铁联运。高标准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围绕航空货运、航空制造、跨境电商等产业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提升国际经贸和会展服务等功能。实现与宁杭生态经济带、宁淮宣黄成长带的联动发展。
提升重点地区的功能承载能力
推动河西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和全球影响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提升金融服务业集聚度,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打造总部经济、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建设中央活力区。推动江北核心区展示现代化新主城形象,坚持产城融合理念,建设低碳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推动紫东核心区建设“数字之城”,整合板块空间,完善综合服务配套,加快培育科技研发、教育医疗、高端商务等功能。推动南部新城打造现代化主城新中心,充分利用大校场机场搬迁释放的空间,发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健康休闲等产业。推动鼓楼滨江注入高端发展要素,加速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建设,形成航运管理机构、航运领军与配套服务企业集群。
激发转型片区新活力
推动铁北-燕子矶片区更新升级,加强居住商业、医疗教育、休闲文旅等配套,建设生态宜居的南京北部新城区。推动马群片区品质优化,加大老旧小区整治和宜居街区建设力度,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魅力。推动新港、新尧片区转型升级,完善生活服务功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升物流、商务、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板桥片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结合梅钢转型升级,强化区域服务功能,打造辐射皖江城市带的重要节点。推动铁心桥-西善桥“两桥”地区产城融合,加速布局战略性数字新兴产业,建设工业旅游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推动高新-大厂片区城市再造,结合传统企业和重化企业转型升级,建设科技产业服务基地和工业文化旅游特色区。推动百家湖片区功能复合,促进产业功能转型、产业空间整合与高效再利用,塑造精品化城市风貌。
培育潜力片区新动能
推动禄口-柘塘片区依托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与装备制造、航空物流、高端会展等产业,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打造江北门户枢纽,加快培育商务、商贸和消费服务业,建设多元功能的综合城区,实现“站-产-城”融合。推动龙潭新城依托现代化深水海港发展临港工业,加快区域集疏运体系建设,配套完善临港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功能。推动浦口城南中心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统筹整合产业、生态、景观等资源,打造多元活力的现代化滨江城区。推动浦口桥林和江宁滨江夯实先进制造业、港口物流业发展基础,建设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带动力的沿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滨江新城。
绘制魅力片区新画卷
推动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形成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塑造生态文明建设新样本。推动八卦洲建成长江“绿心”,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展示沿江连贯的绿色生态界面。推动汤山新城联动园博园,全面完善现代服务、文化休旅和养生度假功能,在长三角市场打响生态旅游品牌。推动浦口老山-珍珠泉片区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长三角旅游“微度假”目的地。推动溧水东屏地区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发展先导区,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铁生态智慧未来城。
城市综合整治重点任务
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完成全市棚户区改造万平方米以上,改造老旧小区达到个,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盘活城市低效用地。
综合交通整治:重点解决东郊小镇、板桥、桥北等地区人流量较大、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居住区交通拥堵问题,实施交通拥堵“微创”改造,打通跨行政区、跨板块“断头路”。
小区物业服务提升:缩小城郊之间、新老住宅区之间物业管理差距。完善物业管理纠纷解决机制,健全物业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对业主大会、业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四、提高住房保障能力,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基本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化住房租赁试点建设,鼓励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加大新建商品住房项目配建租赁住房力度。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科学设置保障条件及保障标准,促进住房保障对象从以户籍家庭为主转向覆盖城镇常住人口,确保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参与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重点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到年,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不低于31%。
五、教育
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和布局
通过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弱校、兼并撤并等方式,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和布局。与南京大学加快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加强普高教育资源供给,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覆盖率。到年,新建幼儿园、中小学数量分别达到所和60所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以上,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10万个以上。
六、医疗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医疗设施重点发展工程
1.省市共建类: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二期、医院江北院区、医院江北院区、医院(溧水)、医院浦口分院(三期)、省妇幼保健院总部(雨花台区)等项目。
2.市级类:市妇幼保健院丁家庄院区、医院专科病房楼、医院河西院区二期、医院江北院区二期、医院紫东医院、医院麒麟院区、医院(医院)河西院区改造等项目。
3.区级类:医院复建项目、医院异地新建、医院门诊综合楼、医院新病房楼、溧水区精神病防治院异地改扩建等项目。
4.社会资本类:医院项目、医院二期、医院改扩建等项目。
5.公共卫生单位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北新区妇女儿童健康中心、江宁区妇幼保健院等项目。
七、交通
增强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提升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建设“航空+高铁”的快速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实施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加快引入宁宣铁路、扬镇宁马铁路和市域快线18号线。
巩固全国铁路枢纽地位。建成南京北站和六合西站,基本形成南京站、南京南站、南京北站、禄口机场站等四站客运枢纽联动格局。加快推进宁淮铁路、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铁路(含宁合客专)、宁芜铁路复线等工程建设,新建宁宣铁路、扬镇宁马铁路,规划建设宁滁蚌亳铁路、宁杭铁路二通道,开展超级高铁廊道和站点规划研究,加快完善直连全国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实施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工程,建成尧化门铁路物流中心,建设江宁镇南站等货场。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四网融合”。
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加快建设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禄口至全椒段、仪征至禄口机场高速公路,缓解过境交通压力。提升高速公路对外辐射能力,建设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滁州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盐城高速公路等项目,推进南京至广德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黄山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和县高速公路江苏段等项目前期研究。扩容改造容量趋于饱和的省际通道,完成宁合高速公路江苏段改扩建、宁马高速公路江苏段改扩建工程。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探索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
完善快速轨道交通网
加快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宁句、宁滁、宁马、宁仪扬等城际轨道交通,打造“一小时”通勤圈。加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续建5号线、6号线、7号线、4号线二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号线北延、2号线西延、宁天线南延等线路,建设3号线三期、11号线一期,加快市域快线18号线、16号线、14号线等前期研究。探索发展中低运量快速有轨公共交通系统。到年,轨道交通新建线路里程达到公里,运营里程达到公里。
健全市域道路交通体系
加快过江通道建设,推进建宁西路、和燕路南段、仙新路、锦文路等项目建设,加快七乡河、汉中西路等过江通道前期研究。优化主城内部路网,完成横江大道、扬子江大道、红山路-和燕路等快速化改造工程。按照“窄马路、密路网”理念优化城市路网,滚动实施打通区域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进一步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拓宽瓶颈路段,治理重点拥堵节点。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15分钟生活圈”。
优化公共交通网
以轨道交通为骨架,推进常规公共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加强常规公交线路与轨道接驳功能,提高轨道站点周边公交线网密度,增加微循环公交线路,提供多样化的“最后一公里”接驳方式。建立线上定制公交服务系统,推广通勤班车、商务班车等公共交通,加开点对点通勤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效率。实施公交路权优先工程,完善建设公交专用道系统。加强静态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增加“P+R”停车设施布局,以停车矛盾突出区域为重点,推动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加快充电桩布局建设,提高公共停车场可充电停车位配比。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1.航空机场
推进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推进高淳通用机场建设,推进六合马鞍机场启动民用功能前期研究工作。
2.铁路建设
推进宁淮铁路、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铁路、宁宣铁路、扬镇宁马铁路、宁芜铁路复线工程等建设,规划建设宁滁蚌亳铁路、宁杭铁路二通道。
3.港口航道
续建秦淮河(溧水石臼湖-江宁彭福段)航道整治、龙潭港区疏港路北延工程,推进秦淮河(江宁彭福-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等建设,力争启动龙潭港区六期和七期建设,推进驷马山干渠航道、水阳江航道整治前期研究。
4.轨道交通
推进宁句、宁滁、宁马、宁仪扬等建设,续建5号线、6号线、7号线、4号线二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号线北延、2号线西延、宁天线南延,建设3号线三期、11号线一期,开展市域快线18号线建设、16号线、14号线等前期研究。
5.过江通道
续建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和燕路南段过江通道、仙新路过江通道、龙潭过江通道,推进地铁4号线过江通道、锦文路过江通道、上元门过江通道和宁仪城际铁路过江通道等建设,做好七乡河过江通道项目储备。
6.高速公路
续建宁合高速江苏段改扩建、宁马高速公路江苏段改扩建、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江苏段,推进南京至滁州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盐城高速公路、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禄口至全椒段、仪征至禄口机场高速公路、龙潭过江通道南接线等建设,推进南京至广德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黄山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和县高速公路江苏段等前期工作。
朋友们,你对江宁未来的发展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