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海通证券,余文心)
1.医药历史复盘:后疫情时代,年医药先扬后抑,震荡调整,消化两年牛市估值市值占比:年至今A+H医药股占比提升明显,年回落至8%
医药板块市值比重持续攀升。A股总市值占比从年末的4.4%,到年末提升至5.9%,年末提升至9.4%,年截止12月6日,总市值占比为8.3%;H股总市值占比从年末的的1.0%,到年末提升至2.0%,到年末提升至6.7%,年截止12月6日,总市值占比为6.3%。
-年,A股SW医药生物指数8年绝对收益为正,有6年相对上证指数取得超额收益,累计超额收益%,涨幅前三分别是年(+47%)、年(+43%)和年(+42%)。H股医药指数则有7年绝对收益为正,有7年相对恒生指数取得超额收益,累计超额收益96%,涨幅前三分别为年(+37%)、年(+26%)和年(+25%)。
/01/01-/12/06,港股细分行业中,受产业创新升级影响的CXO超额收益最为明显,同期累计涨幅%,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其次为Biotech,同期累计涨幅%,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为%,第三为医疗器械,同期累计涨幅81%。
2.年医药怎么看、怎么投资?医药板块以投资成长为主,分化行情下精选细分行业与个股1)推荐年景气度高、业绩增速较快的细分行业:CXO、医疗服务、疫苗
CXO:全球医疗健康融资活跃,创新药相关投融资热情高涨
年全球医药健康融资创历史新高,截止年12月10日,年全球生物制药和化学制药行业融资额已达到.62亿美元,超过年.14亿美元的全年数字;年Q3国内泛医疗健康产业一级市场投融资总额及事件数较年Q3有大幅增长,年Q3国内一级市场医药健康融资额为.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
-年收入CAGR:CDMO40.02%临床前CRO34.38%临床CRO24.98%;H1收入同比增速:CDMO72.55%临床前CRO54.30%临床CRO30.87%
医疗服务:景气度与高壁垒持续,年持续稳健成长
1.如何系统理解医疗服务的商业模式?单店增长与连锁扩张、医院与专科连锁2.如何从财务报表解析不同商业模式的盈利能力差异?收入、成本、毛利、净利润。3.管理层与治理结构:人与组织的管理为何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尤为重要?考察与验证公司竞争力是否变化及管理层能力的关键
永续增长:医疗服务商业模式的制胜之处
医疗服务具备永恒的终端价值。我们认为,受制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绝大部分诊疗过程必须在线下完成。对于患者而言,医疗服务是提供解决方案,不同的药械产品是其中的一个选择。创新较大的只是各类检查手段、创新药械与术式,医生与患者之间交互的场景并未随着药械创新发生根本性变化。
医疗服务平台价值大。我们认为,医疗服务品牌培育期长,医院品牌培育期更长。一旦品牌建立起来之后,医疗服务场景下各项服务具备患者入口的价值、承载各项服务不断升级的平台价值。诊疗费用具备永续增长的可能性。我们认为,随着创新器械、药品等产品的不断升级,经济发展与支付创新提升创新药械的可及度,诊疗费用具备永续增长的可能性。(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赛道增速有差异,估算肿瘤专科市场规模最大最刚需,眼科增速最快
五大民营专科医疗服务赛道:眼科相对增速最快,我们估算-复合行业增速达到21%;肿瘤专科市场容量最大,估算年市场规模为亿,辅助生殖市场规模最小,估算年规模为亿元。
疫苗:寒武纪来临—期待技术和商业百花齐放的下个十年
对标海外,我们认为中国疫苗行业与海外“和而不同”。相同的是,我们认为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疫苗市场,为人类疾病预防需求而不断创新将会是行业的永恒主题。不同的是,中国大的统一消费市场、特色疾病谱、丰富的到陆续走向市场的国产创新疫苗正是中国疫苗行业多年厚积薄发的结果。
尽管目前中国疫苗市场中的“爆款”还主要工程师红利为优质企业创造了别样的发展空间。回顾过去,我们认为本土疫苗行业的方兴未艾。疫苗的研发往往是超长周期的提前投资,今天我们看来自海外,我们相信越来越多国产疫苗可以弯道超车。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新冠疫苗研发可能是中国疫苗行业的一个发展契机。
从研发角度看,中国传统疫苗技术路线已非常成熟,而此次新冠疫苗研发中,病*载体疫苗、mRNA、DNA疫苗粉墨登场。从商业模式看,除了过去较为成熟的儿童疫苗市场外,成人疫苗、暴露后接种疫苗等市场同样潜力较大,我们期待优秀的企业家探索百花齐放的商业模式。从国际化角度看,新冠疫苗为中国疫苗出海提供了大契机,为中国疫苗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2)创新药、器械领域:分化加大,推荐有海外逻辑、品种丰富、国内商业化兑现的公司
药企:创新分化下,优选布局差异化的技术平台、适应症
集采影响于-22年集中释放,大品种PD1红利体现,管线贡献新生长曲线。我们认为,年以来,随着医保控费、集采改革,制药行业面临激烈变化,以恒瑞为代表的大药企需要从销售驱动型转向产品驱动型创新企业。
医疗设备看国产替代,耗材看成长,消费医疗看渗透率提升
医疗器械的投资框架,我们认为可分为国内和国外。国内:耗材和IVD版块增速较快,我们认为优质单体增速可超过30%,主要看成长。医用设备和消费医疗器械医用设备国产率低,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