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之际,气温像过山车一样忽冷忽热,家住海南区祥和小区的史秀林感到身体有些不舒服。因为前段时间腿部骨折,医院看病着实会有不便,可因为家门口就有拉僧仲卫生服务中心,所以拄着双拐的史秀林没有发憷。“我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前段时间腿又骨折,多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在‘家门口’,所以我们平时看病特别方便。”史秀林说。
拉僧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正在进行诊疗。(王颖摄)
史秀林告诉记者,高血压和冠心病都是慢性病,季节更替或生气、身体劳累后都会引发不适,医院,路途有些远不说,也感觉有些“小题大做”,而因为拉僧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距离自家也就是十多分钟的距离,而且这里的医疗条件不错,医生也了解自己的病情,所以省了不少事儿。
“如今,我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都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我们还有自己的家庭签约医生,如果有需要,给签约医生打电话,他们也会及时上门服务。”史秀林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给像史秀林一样的慢病患者带来方便,也为幼儿就医带来了便利。
因为气温不稳定,金海社区居民董娟8个月大的儿子有些低烧。这天,董娟带着儿子来拉僧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专家门诊。
用听诊器听诊、用压舌板察看孩子咽喉……医生认真负责,小家伙却有些顽皮,一会儿像个小大人一样配合,一会儿却又紧紧咬住压舌板拒绝张嘴。听医生说孩子没什么大碍,董娟放心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辐射着好多小区,居民看病方便,特别是给孩子打防疫针,更是便利。这里不仅离家近,条件也好,有特设的防疫针接种区,降低了家长带孩子跑远路怕孩子冷着热着的担心,也避免了孩子与病人间的交叉传染。”董娟说。
家庭签约医生为65岁以上慢性病患者定期上门服务。(王颖摄)
拉僧仲卫生服务中心离华苑社区所辖小区较近,但对于新苑社区、金桥社区的居民来说,还有段距离的。为真正实现“小病不出社区”,拉僧仲社区卫生中心不仅下设有新苑、新桥卫生服务站,还设立了覆盖西卓子山街道办事处所辖社区的西水卫生服务站,让拉僧仲和西水地区的居民不论住在哪个社区都能就近就医。
拉僧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靳刚告诉记者,目前拉僧仲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圈”覆盖大约名居民。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卫生服务中心还设有10个家庭签约服务团队,每个团队有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组成。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不仅为居民提供诊疗方面的服务,还提供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公共卫生服务。
“我们会对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干预,比如限油、限盐等方面进行指导。依靠我们国家目前的医联体、医共体,医院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撑,中心的6名专家作为第二梯队给予技术支持,再加上服务站和家庭签约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不仅能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还可以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指导。”靳刚说。
拉僧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下设的3个卫生服务站,是海南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个代表。目前,海南区还有公乌素卫生服务中心和巴音陶亥镇卫生服务中心和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让居民可以不出社区(村),就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的十八大以来,海南区按“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目标,切实加强全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医疗一体化,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海南区医院为主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网底,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服务体系。
“十三五”期间,海南区还将从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打造“大专科、小综合”区级医疗服务中心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积极发展卫生计生事业,为市民构筑起牢固的健康防线。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