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卫健委数据100万家医疗卫生机构,130
TUhjnbcbe - 2023/8/22 21:45:00
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416717.html

据《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个,其中:医院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个。医院中,医院个,医院个。看似规模庞大的医疗资源总数,还是没有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其实,老百姓看病不难,看好病才难,难在难以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

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个,设置床位床位.1万张,卫生人员总数达.5万人。但是个医院(占3.8%),却拥有13.1万张床位(占78.4%),.2万卫生人员(占60.2%);而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有.9万张床位(占18.1%),.0万卫生人员(占32.2%)。

从数据上来看,占比3.8%的医院却有78.4%的床位和60.2%的卫生人员,大量的优质医疗资医院里。数量占绝大多数的基层,却只有少得可怜的床位和卫生人员资源。如此现象,如何能够推行有效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大

从门诊和住院量来看: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7.4亿人次,平均每人就诊5.5次。总诊疗人次中,医院33.2亿人次(占42.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1.2亿人次(占53.2%)。从医师工作负荷来看:年,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5.9人次和住院2.1床日,其中: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3人次和住院2.2床日。从病床使用情况来看:年,医院病床使用率72.5%。

人均每年就诊5.5次,大医院万的卫生人员看了33.2亿人次(占42.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万卫生人员看了41.2亿人次(占53.2%)。你说医疗服务需求大不大,老百姓看病难不难,医院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但基层医疗资源的欠缺,是老百姓“看病难”最直接的感受。

农村医疗基础很薄弱

年底,全国50.9万个行*村共设60.9万个村卫生室。从业人员.2万人,平均每村卫生室人员2.37人。年村卫生室诊疗量达14.3亿人次,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年诊疗量人次。

农村医疗是老百姓最可及的医疗资源,万的从业人员每年服务14.3亿人次,人均达到人次,是医院人均人次的2.5倍。这样的比例,你说老百姓能够看病容易吗?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键还是要从优化医疗资源分配说起,让普通病留在基层,享受高比例的医保报销比例,让真正需要的人到上级医疗接受更高级别的治疗,避免基层生存压力大,上级病人收不下的尴尬。

01力促优质资源下沉。以目前全国推行的医共体建设为抓手,融合区域内的优质医疗资源,医院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积极运用“互联网+医疗服务”,建立对口帮扶、巡诊、远程会诊长效机制。要出台相关*策,让优秀医护人员能够真正定期到基层坐诊、查房带教、手术会诊、培训等人才、技术、资源下沉服务,帮扶带动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将优质资源、人才及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患者不动专家动,让群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02做实双向转诊机制。医院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同质服务、灵活转诊。管理者应该要有改革的魄力,医院间床位、号源、设备统筹使用,让基层把病人转上去,上面把康复病人转下来,实现互惠共赢,而不是各打各的算盘,最终病人外流。主管部门要牵头制定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指南,明确市、镇两级疾病诊疗目录,制定内部转诊和接诊病种目录,利用信息化系统,建立绿色转诊通道,确保预约转诊优先诊疗、住院,才能落实好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工作。

03构建连续诊疗服务。发挥信息系统对医共体的支撑作用,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适宜的连续医疗服务流程,推进预约诊疗制度、分级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远程会诊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的全面实施。通过开展远程会诊、聘请专家或团队会诊等手段,医院的优质资源及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减少群众的负担,满足患者就近就医和就医习惯。

04探索共享医疗服务。建设专科联盟,运用互联网技术,医院的医疗资源服务。比如,建设“中医联盟”建设,运用“互联网+中药房”,推进“集中物流配送”“共享中药房”实现人才共享、药房共享、专家共享,即减少的基层的投入,让基层也能开出高质量的“服务处方,同时,医院在帮助基层把关提升的同时,增加收入。

05加大基层发展力度。从数据来看,基层拥有少量的医疗资源,却承担了一大半的医疗服务,这样的服务量,以现在的基层能力,确实感到力不从心。主要的症结在于基层太弱,缺人才、缺设备、缺房子。即要没有教师的财*兜底,村医没有工资和养老保障,即要做优服务,又要养家糊口,如果不加大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发展,保障人业人员的福利待遇,那很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将很快会后继无人,对薄弱的基层无疑是雪上加霜。

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真正让老百姓能够不得病、少生病和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医改才是成功的医改,才能让老百姓拍手称赞!

欢迎评论指导!

1
查看完整版本: 卫健委数据100万家医疗卫生机构,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