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90%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
7月14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介绍,截至年底,全国建有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98万个,卫生人员超过万人,实现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全覆盖。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显示,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此外,截至年底,全国已基本实现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超过42万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特别是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包括长期处方、上门服务等在内的医疗卫生服务。
财*部: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亿元
据财*部网站7月14日消息,财*部公布年上半年财*收支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2%。与上年同期相比,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增幅由负转正;按未扣除留抵退税因素的自然口径,下降10.5%,降幅明显收窄。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
国家发改委:全年%左右CPI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7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举行上半年经济形势媒体吹风会。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今年下半年,受国际通胀高企、乌克兰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物价运行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但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左右的CPI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7月1日全国调度发电量、最高调度负荷均创历史新高
7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举行上半年经济形势媒体吹风会。国家发改委运行局局长李云卿在会上指出,今年以来能源供需总体平稳,受重点行业用电增长、气温升高等因素影响,入夏以来全国日发电量快速攀升,7月1日全国调度发电量达到.54亿千瓦时,最高调度负荷达到12.22亿千瓦,均创历史新高,用能需求明显回升。
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亿斤,同比增长1%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7月14日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夏粮产量数据显示,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万吨(亿斤),比年增加14.4万吨(28.7亿斤),增长1.0%。其中小麦产量万吨(亿斤),比年增加.6万吨(25.7亿斤),增长1.0%。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同责,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克服冬小麦晚播、农资价格上涨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夏粮实现增产丰收。
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总浏览量已超过0.亿次
7月1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自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开通以来,建设应用进展情况。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公布称,截至7月12日,门户和4个平台的总浏览量已超过0.亿次,总访客量达4.亿人。其中,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现有资源.4万条,是上线前的.1倍。上线以来的日均浏览量达到万次以上,最高日浏览量达到万。
财*部拨付4.68亿元支持10个省区水利设施修复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7月14日消息,日前,财*部下达水利救灾资金4.68亿元,用于支持和引导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做好暴雨洪水及地震灾损应对工作,重点对江河湖泊堤坝、水库及其涵闸、泵站、河道工程等水毁灾损水利设施开展修复,切实保障防汛安全。
国家统计局:7月上旬生猪价格环比上涨21.9%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7月14日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年7月上旬与6月下旬相比,8种产品价格上涨,9种下降,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为22.元/千克,与6月下旬比,每公斤上涨4.0元,上涨幅度为21.9%。
三部门:进一步规范城市内涝防治信息发布等工作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7月14日消息,住建部、国家发改委、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内涝防治信息发布等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规范雨水管渠设计标准和内涝防治标准表述。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排水)等主管部门,按照《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确定和发布本地区雨水管渠设计标准、内涝防治标准时,不宜简单表述为“×年一遇”,要将“×年一遇”转换为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毫米数。其中,雨水管渠设计标准转换为“×毫米/小时”;内涝防治标准转换为“×毫米/24小时”。
最高检发布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典型案例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