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香洲区根据疫情防控需要,
将部分区域划定为高、中风险区。
管控区域内,特殊患者如何救治?
如何搭起生命“绿色通道”?
香洲区提前摸排了全区危重症病人的基本情况,
管控区域划定后及时对接,
香洲区医护工作者奔赴前线,
全力保障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危急时刻,他迅速接诊前往患者家中
7月15日凌晨,已在凤山街道医疗保障点驻点4医院外科医生高勇刚准备休息,一个电话将他叫了起来,“医生,我现在头很晕,感觉半边身体都没有知觉了……”一位患者用虚弱的声音断断续续说道。意识到情况紧急,高勇第一时间了解患者所在位置及过往病史,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有脑血管方面的问题,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危急时刻,他立即通知前来接诊,并迅速穿上防护服做好防护措施准备上门。
高勇医生穿着防护服赶赴患者家中
当高勇和吴护士进入患者家中时,患者已出现一侧口角歪斜,一侧肢体麻木的症状,通过紧急绿色通道将患医院,通过专家的紧急会诊治疗,目前患者已无大碍。“辛苦你们了,谢谢你们及时赶到救了我!”患者连连感谢道。
专业+细心,让新手妈妈放下心头大石
“医生你好,我小孩刚出生不久,好像有*疸。”7月11号,吉大管控区一位焦急的妈妈打来医疗热线电话,驻点医疗保障队成员、吉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丽环主管护师在了解患者情况后,迅速赶赴这个未满月的新生儿家中。
*丽环医生上门为新生儿诊疗
经过现场仔细诊疗,*丽环判断是新生儿*疸,随即为新生儿测量*疸值,并嘱咐家长新生儿日常养护注意事项。在*医生细心、耐心的专业诊疗和解答下,原本焦急的妈妈,终于放下心中的大石头。
坚守陪护,及时为老人进行治疗
7月12日中午,驻点拱北管控区的拱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保障组接到来自粤华社区紧急医疗救助电话,海安园管控区内有一位身患带状疱疹的老人,因为疼痛难忍,急需上门就诊服务。接到通知后,拱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曾珊丽打通患者家属电话,沟通了解后得知,患者急需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等药物继续治疗。
曾珊丽医生、甘钰铧护士上门为患者诊疗
来不及吃午饭的曾珊丽和护士甘钰铧迅速前往患者家中为患者进行治疗,坚持陪护输液2小时+留观1小时,确认患者症状好转并无不良反应后方安心离开。
为管控区域居民搭起生命“绿色通道”
7月12日晚,医院主治医师罗玉玲与另外三名队员组成了前山医疗保障队,主要负责田德花园、嘉信苑余名居民的医疗保障工作。
“今天感觉怎么样?肌肉注射有点疼,不用紧张。”罗玉玲柔声询问李女士的身体状况,叮嘱她怀孕初期的注意事项。李女士是一名高龄产妇,需要连续打一周保胎针,听说小区被划为管控区域后,一度十分担忧。“居委会了解情况后,马上帮我们安排工作人员跟进,医疗队每天上门按时打针,我们很放心!”面对记者的镜头,李女士的丈夫连连表示感谢。
“除了已有患者的护理,我们还需24小时备战,及时应对突发状况。”罗玉玲告诉记者,针对较复杂的病例,经医疗队现场检查、线上专科会诊后,将第一时间通过医院诊治。14号上午,一名甲状腺切除手术后的患者病人出现低钙血症,出现四肢麻痹、呼吸不畅等症状,接到医疗保障热线求助电话后,该名患者不到一个小时就被闭环医院发热门诊红区治疗,症状缓解后又回到小区,由医护人员进行每日电话回访。
截至7月16日,香洲区中、高风险区内设置保障点11个,保障队伍25组,保障服务热线14条。累计完成诊疗服务人次,其中定点诊疗人次、上门巡诊人次、电话问诊人次、送药人次、送院转诊82人次。
编辑:李苇婷
初审:王圣、周尤曼
复审:蔡振丰
来源:香洲区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