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6日消息(记者张茜马欢)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16日)发布《年国家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可及性和安全性持续提升。其中,年全国医疗机构总数已经超过了万家,我国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经明显提高。
自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连续5年编写发布《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年全国医疗机构总数已经超过了万家,儿科、产科等薄弱专业的力量明显增强,医院床位的比例从年的1.9%,上升到年的2.2%,增幅16.4%。
郭燕红介绍:“年全国医疗机构总数已经超过了万家,医院数量3.4万。年全国执业(助理)医师.7万人,比年增加33.7%;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年达到万人,比年增长了近50%。”
近年来,我国总体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明显上升。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表示,我国肿瘤诊疗过程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新技术、新药物、新诊疗模式逐渐被全世界公认,并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就生存率来说,我国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经明显提高。从十年前的30.9%,提升到目前的40.5%,将近10个百分点。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83%,这和国际发达国家的诊疗水平是几乎相近的。而我国食管癌的五年生存率已经高于发达国家。”赫捷表示。
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医疗资源等方面问题,郭燕红说,下一步将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围绕着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的需要,继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加快医疗资源区域间的合理布局,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以患医院同质化发展为切入点,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基层的能力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来着力解决‘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质控体系,扩大质控工作范围,提高质控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郭燕红表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