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价值投资已经成为主流的今天,越来越多人开始看重对企业财报的研究。确实,财报是了解一个公司基本面真相最好的途径。然而,从因果角度来看,财报是一个“果”,高质量财务数据的“因”是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巴菲特说过,要不断思考一个公司是怎么做生意的,这一门生意到底赚不赚钱,能不能给股东带来长期的回报。汇添富基金的郑磊,就是一名对于商业模式有深刻理解的基金经理。作为全市场最优秀的医药基金经理之一,郑磊通过将医药领域的子行业和全市场行业进行商业模式对比,理解这些不同子行业的驱动力。好的商业模式能创造现金流,竞争优势代表现金流的持续性,这两点是郑磊认为最重要的。理解商业模式,能穿透到一个企业经营特征的本质。比如说郑磊提出过“你的客户是谁,决定了商业模式的差异。”终端用户、医生、医院,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即便在看似同样的子行业,也会带来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的巨大差异。就像医疗服务中的三家公司,看似同处在一个子赛道,但是有些公司的客户是终端消费者,也有一些公司的客户是公司人力资源部,从而决定了这几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有本质差别。通过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解,也能更好打开一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圈,进行跨行业的借鉴和比较。比如说创新药的估值体系可以借鉴科技股投资、CXO的商业模式和消费电子产业链类似、药房和连锁零售类似。通过一个个跨行业商业模式的对比,能够让郑磊更好把握医药子行业发展的中长期趋势。同时,理解商业模式的本质,能够找到背后的驱动力,在组合管理层面进行驱动力的分散,真正实现收益来源多元化。从结果看,郑磊管理的产品长期超额收益显著。截止年底,郑磊从年8月8日开始管理的汇添富创新医药取得了.5%的收益率(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37.4%),超额收益高达.1%。我们认为郑磊的业绩是“果”,背后的“因”来自他对商业模式深刻的理解,能够看到“森林”而不是一颗“树木”。当然,投资中最大的“森林”是长期的产业趋势。我们看到中国人均GDP已经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正式步入第三消费时代,和年左右的日本类似。从日本当年的特征看,消费出现多样化、个性化特征,人们注重服务和品质,崇尚健康。我们再叠加人口的老龄化,会发现大健康是一个中长期比较确定的产业趋势,各种围绕大健康的服务和产品层出不穷。无论是A股的过去还是美股的过去,大健康也是诞生牛股最多的行业之一,是一个“非常茂盛的森林”。借着此次郑磊即将于3月17日起发行新产品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我们和郑磊做了一次深度访谈,为大家解析这位医药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郑磊的投资“金句”:1.做医药股投资时,基于不同子行业的属性特征,会去找非医药股中有相似商业模式的行业进行比较借鉴2.我在构建组合的时候一定要有多个不同的板块或收益来源,将收益来源分散后,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均衡的投资组合3.我的投资原则是:“识别风险”和“概率思维”,坚持挑选高质量证券,保持投资逻辑的一致性4.整个汇添富的文化对我产生很大影响,不仅仅是投资的文化,是公司整体的价值观5.和基金经理赛跑的并不是市场,而是产业的进步,我们要跟上产业进步的节奏
把握财报背后的商业模式本质
朱昂:能否先谈谈你的投资框架?
郑磊我入行有十一年时间了,最初是看医药行业的卖方分析师,然后去了买方做研究和投资,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步构建了一套相对全面的投资体系。虽然我最初是以管理医药基金起家,但是在投资上我和绝大多数医药基金经理有一点不同,我是把医药行业理解为全市场的缩影,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自下而上,能够用单一的驱动因素描绘清楚的行业。医药行业里面的子行业很多,跨度很大,从低PB有周期性特征的原料药,到高PB有科技属性的创新药都有。在医药股里面,覆盖了成长股、消费股、周期股和科技股。可以说,全市场投资中能覆盖到的不同类型公司,医药行业都涵盖了。我做医药股投资时,基于不同子行业的属性特征,会去找非医药股中有相似商业模式的行业进行比较借鉴。这样的好处是,通过类似商业模式的演绎,理解企业财报背后的本质,同时能够把握这个子行业未来发展的脉络。比如说,品牌中药为代表的OTC就和消费品很像。其中品牌力比较强的中药,和白酒有类似的地方,他们的行业特征和经营周期都很类似,OTC行业更像大众消费品,行业格局比较松散,但集中度在向龙头公司靠拢。药店的经营模式和超市比较类似。理解沃尔玛的成长史,会对投资药店有很大帮助。我在年研究创新药外包服务企业时,发现这个行业和电子行业很像,也是基于全球供应链的转移,做外包服务,而且这个服务一步步从欧美向日韩转移,再从日韩转向台湾,最后来到中国大陆。学习大量非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大公司的历史,就像读一本本历史书一样。我并不只是自下而上研究一个个医药公司,而是通过研究其行业、公司的发展脉络,来帮助我理解这些医药企业的商业模式,也不只是在医药行业内部做比较。通过这些对比,我能更深刻的理解不同医药子行业的商业模式,竞争壁垒。
朱昂:以企业的商业模式为起点,能否谈谈你是如何具体进行投资的?
郑磊研究是投资的基石,只有把研究做好,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投资结果。从研究到投资,主要在于如何管理组合。我刚来汇添富的时候,我们总经理张晖总就跟我说了汇添富践行的投资方法:挑选高质量证券,行业均衡,动态调整。这三句话对我投资思维的影响非常大。我在构建组合的时候基本上有多个不同的板块或收益来源,将收益来源分散后,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均衡的投资组合。对应的就是把研究和投资的点连接起来。医药行业里面有很多不同的子行业,了解每一个行业的驱动力。构建组合时,构成不同驱动力的来源。这种构建组合的思维,和全市场基金是相似的。类似于把消费、TMT、高端制造、金融地产等不同行业特征的公司组合在一起。我最初做投资的时候也是完全自下而上看公司,没有组合的概念。那时候很容易爱上许多个公司,把一个个公司放到我的组合里面,并没有深刻理解这些公司在组合里面扮演什么位置。换句话说,就像一个足球队,10个C罗上去不一定能赢。要有人进攻,有人防守,才是一个健康的阵容。我会把不同行业特征的公司拆细,对不同子行业进行画像,然后理解他们背后的差异度,这样构建出来的组合就会更加完整。
通过比较来找到共性,提高选股的胜率
朱昂:你非常善于把医药的子行业和全市场其他行业在商业模式进行类比,这一块能否再具体和我们讲讲?
郑磊例如,药店、医药流通企业和超市的商业模式很类似。我曾经看过一本书,讲沃尔玛的成长史,对我理解药店的发展帮助很大。在沃尔玛的前期扩张中,公司的净利润是不断提升的,但是到了后期,利润率往下掉了,那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商业模式角度出发,超市的商品价差不会很高,净利率的来源是上游的溢价能力。能够从上游获得越高的价格折扣,就能体现更高的净利率水平。我们通常的理解是,给上游供应商的定价规模越大,拿到的折扣就越多。这个观点既对又错。真正的规模效应,是体现在某个区域形成的网络效应,或者说区域规模效应。如果在区域上的规模效应越强,对于上游供应商的溢价能力也越高,因为许多经销商也是区域性的。沃尔玛在初期形成了区域上的规模优势,定价权就很大,利润率自然往上走。之后,当沃尔玛开始向全国性扩张,区域的定价权没有过去那么高了,利润率就出现了下滑。我们再看创新药外包服务,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电子产业链很像。我在年研究这个行业的时候发现,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是依靠资产投入。你未来赚的每一分钱都是靠资产投入的,表现为产能扩张和人员数的增加。这些公司基本上不断在扩产能,不断在招人。当时在医药行业里面是找不到可比公司的。但有一次我研究电子行业时,突然发现这个行业和电子的逻辑很像,他们都是围绕大B客户,进行细分的产业链分工。而且电子产业链的全球化转移过程,也给了我很大启发。两者产业驱动的要素是一致的:中国的工程师红利,以及大量土地支持产能扩张。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对创新药服务企业进行定价。消费电子公司的估值在20-30倍左右,而创新药服务需求更加稳定,技术迭代的周期很长,壁垒会比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更深。当时通过对几个龙头消费电子企业的发展历史进行复盘,大致能够判断创新药服务行业未来商业模式的演进。这让我对如何给创新药服务企业定价,有了一个估值的锚。由于需求更稳定,进入门槛更高,其估值应该比商业模式类似的消费电子更高。再比如A股的创新药,其估值体系类似于科技股。我曾经犯过一个错误,过早的把A股一家创新药龙头公司卖掉。当时这家公司的产品以仿制药为主,我用一种类消费品思路看待这家公司的估值,在这个公司到50倍左右估值的时候,我就开始减仓了。事实上,估值体系的变化在于药监局打开了新药审批的闸门。新药审批加速,公司的估值体系变成了一个科技股的估值。科技股的估值很大一部分是现有产品给未来的贴现,许多科技创新公司的发展也是非线性的。对于创新药企业的估值,也要基于其未来的产品管线进行现金流的贴现。从上面几个子行业的商业模式上,我运用了消费、制造业和科技产业的商业模式理解。这些行业的研究帮助我理解了医药中不同子行业的商业模式,以及如何对这些公司进行定价。
朱昂:汇添富内部一直很强调挑选高质量证券,你在选股上怎么看高质量证券带来的价值?
郑磊在我们所有的投资中,都伴随着风险和收益,许多人只看到潜在收益,却忽视了风险。我认为挑选高质量证券的思维,能帮助我识别风险。医药行业虽然有许多大牛股,也出现过各种造假事件,一些公司的治理是有问题的。医药行业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很多时候并没有成真。我的投资原则是:“识别风险”和“概率思维”,坚持挑选高质量证券,保持投资逻辑的一致性,最后伴随着好公司成长,这样我的超额收益会更加亮眼。
你的客户是谁,决定了商业模式的差异
朱昂:在医药投资这个领域,你和其他基金经理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郑磊我一直用一个全市场基金经理的角度来要求自己进行投资,体现在我的投资组合上,你会发现我的组合一直比较均衡。我比较善于做行业比较,通过比较来找到共性,才能提高做预测的胜率。只看一个行业容易盲人摸象,从全市场视角出发,投资会更有意思。这点也是我和其他医药基金经理的不同吧,我不是纯自下而上看公司,我觉得全市场里面有很多东西已经给了你很好的参考,把参考的东西拿过来学习。这就像考试一样,在考试前大家都会做模拟题,虽然不是考试的题目,也是背后有共性,套路是类似的。通过全行业的研究,判断企业的把握度会高很多。这也是提高自己投资胜率的一种方法。
朱昂:你在投资中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解很深刻,这里面能否给我们举一个案例?
郑磊我举一个医疗服务行业的投资案例吧。医疗服务是一个很好的赛道,这里面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别对应眼科、牙科和体检服务。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