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家险企推出大湾区专属保险,消费者会买单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治才最好 http://m.39.net/disease/a_5686247.html

明公子

明公子说保

原创出品

2月28日,新华人寿在广州为旗下首款粤港澳大湾区专属保险“粤多保”举办发布会,至此,至此,包括横琴人寿、太平人寿、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交银康联人寿、新华人寿等六家公司已推出了大湾区专属保险。

大湾区保险的*策东风

年5?14?,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融?持粤港澳?湾区建设的意见》中,对《纲要》细化了,让大湾区专属保险顺利落地。在保险市场上,粤港澳大湾区中无疑是香港领先,以下是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的对比表格。图表显示,年度香港地区的保险密度为6.94万人民币,保险深度为20.81%,在大湾区城市中一枝独秀,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更为明显(全国保险密度仅为元,保险深度仅为3.25%)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过去几年,中国内地客户一直是香港保险的常客,以最为火爆的年为例,内地客户新单保费高达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额超40%。

而大湾区城市无论在地域上、生活习惯上、经济发展水平上,都与香港地区更为接近,落实大湾区专属保险,吸收港澳保险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特色,为中国保险未来的专业化、精细化奠定基础。

盘点大湾区专属保险产品

年11月12日,重疾险新规落地不久,银保监会就发布了《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身保险产品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可将大湾区专属保险的销售区域扩展至广东全省,产品方面可开发医疗保险和重疾保险。

此外,在费率厘定方面,大湾区居民可以使用疾病发病率更低的CI5和CI6经验发生表格,相当于为大湾区居民降低保费。

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先加入战场的是横琴人寿,横琴人寿总部位于珠海横琴自贸区,毗邻澳门特区,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位置,去年11月便第一时间推出了“横琴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疾病保险(A/B款)”。

至此,包括横琴人寿、太平人寿、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交银康联人寿、新华人寿等六家公司已推出了大湾区专属保险。

大湾区专属医疗险盘点

推出了大湾区专属医疗险的分别是太平人寿(粤港澳大湾区共享医疗)、横琴人寿[(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医疗(澳门版)]、中国人寿(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以及交银康联人寿(粤港澳大湾区慧选医疗)。

如下图:

三个特点:

1.高保额:除了横琴人寿的保额是万,其余三家的保额是万,相较于常见的百万医疗险要更高,在千万级别。

2.境外就医非全额赔付,以上四款大湾区专属医疗险,医院医院进行区分,设置了不同的免赔额度以及赔付比例。医院的赔付方面,实际上和常见的普通的百万医疗险几乎一模一样,年度保额稍高没有意义(医院自费极难超过百万),医院就医责任,做了相应的限制。

3.保费费率方面,刚好处于普通的百万医疗险以及高端医疗险之间,与医院特需医疗的中端医疗险接近。(例如复星联合健康的超越保特需版,35岁被保人保费为元)

大湾区专属医疗险最早推出于年11月5日,承保的是太平人寿。但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市场反应不算热烈。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产品设计上未能契合市场喜好。

我们知道,大湾区医疗险主要是为了让湾区内地居民更好地享受港澳两地先进私立医疗(内地居民很难享受到当地的公立医疗),医院的收费实在太贵了,客户自付部分也够呛(比如横琴人寿的需要自费超过10万人民币部分才予报销)。

所以考虑港澳就医的客户会更倾向于服务内容更完善的高端医疗险,同等保费水平下,客户也倾向不舍近求医院特需医疗的产品。二来受疫情影响,让赴港澳就医门槛大增。

大湾区专属重疾险盘点

推出了大湾区专属重疾险的分别是横琴人寿(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A/B款)、太平洋人寿(粤享金生重疾险)、太平人寿(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以及新华人寿(粤多保重疾险)。

如下图:

两个特点:

1.产品费率上,使用的是版重大疾病风险经验格的CI5、CI6表(大湾区居民专属),由于在疾病发生率上大湾区会更低,所以同样的保障内容下,可比非大湾区居民降低10%左右的保费;

2.产品设计上,添加了大湾区几个常见重疾的额外赔付,比如太平人寿和新华人寿的产品针对的是鼻咽癌、直肠癌、结肠癌;横琴人寿则还添加了肝癌、淋巴癌、食管癌、胃癌、支气管和肺癌、急性和亚急性重症肝炎的保障,而太平人寿则未见有针对地区高发疾病。

就目前市场反应来看,这些大湾区专属重疾险也不太受到消费者青睐。

首先在费率方面,虽说用了疾病发生率更低的CI5、CI6表以厘定保费,但在市场上仍不具竞争力。而大湾区专属高发重疾这一部分,其实内地重疾险早就有类似的产品设定,比如区分性别针对男女高发重疾提供额外赔付。

而之前那么多人赴港投保重疾险,更多的是看中其多元化的货币配置(美金保单)、以及香港重疾保单的分红储蓄功能(保额增长),而这两点在目前的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并没有体现。

总结以上,像新华人寿等公司推出的大湾区专属医疗险、重疾险,市场反应平平,属于试水阶段产物,真正要得到市场的认可,仍需在产品上勤下功夫。而接下来会不会有其他公司推出亮眼的大湾区专属保险,且拭目以待吧。

往期精彩文章:

预测,保险界年十大趋势

盘点:年保险十大热词,你get到几个?

网络互助江湖的四大派系

城市覆盖率32.6%,各地惠民保争相面世

年全年寿险保费榜单解读:几家欢喜几家愁?

独家原创视角,解读保险行业新时代、新生态投稿及转载请添加————文章系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