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威海新闻网
6月中旬,国产TP无人运输机首飞成功。这架首个完全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要求研制的大型无人运输机身上不乏“威海高新元素”,其碳纤维复合材料机身及尾翼结构产品均由高新区企业光威复材研制。靠“小鱼竿”起家的光威集团,已成为国内碳纤维全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
光威复合材料生产车间,工人正对生产的碳纤维原丝进行收集。
不独光威集团书写了传统企业创新转型的传奇,近几年,一个个创新奇迹在高新区轮番上演: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连续两年入选国家五星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正强势崛起“全球打印机之都”;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获评国家四星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制造业园区品牌第一名;军民融合创新及校企地协同创新两个示范任务成果显著,成功获批国家(高技术转化应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了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创新平台载体;成功获批医疗器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等国家级改革试点4项;双创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改革工作入选中央改革办典型案例……
获批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高新区锚定“产业集群化、园区专业化、发展差异化”发展路径,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医疗器械、时尚设计、新材料、智能制造五大产业集群,做优做强海洋科技产业,成功获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自创区建设6年答卷精彩纷呈。
透视一座“全球打印机基地”——
92%集聚度背后的“发展密码”
一家美国惠普入驻,引来捷普、联想等6家世界强和9个过亿美元的世界顶级配套项目,聚集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涵盖“激光+喷墨+热敏”全品类打印机,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打印机基地。
这就是产业集聚效应。聚链成群,庞大的产业链上下联动,推动整个“产业航母”不仅能大幅降低成本,形成创新氛围和生态,还能塑造“名片产业”,带动经济高速、高质发展。年,高新区打印机整机产量突破0万台,产业链总产值突破亿元。到年,世界上每3台打印机就有1台威海制造,威海将成为“全球打印机之都”。
透视这座“全球打印机基地”,除了“拆解八千零部件,带起千亿产业集群”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经典案例启示外,更应看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平均17%的年增速,产业集群集聚度高达92%。
92%集聚度的背后,是高新区聚焦培植优势产业,实施工业倍增“”战略的路径选择。
无论是打造产业链还是推动产业集聚,高新区坚持科学战略规划、超前产业布局。招商部门瞄准一个方向、对应一个产业、吃透一个链条,敲开核桃、按图索骥,精准实施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产业园区对入驻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沉浸式融入企业发展各个环节,贴身提供精准服务,推动重点项目尽早投产达效。
眼下,电子信息产业园一片红火景象:捷普二期订单持续增加,新增喷墨产能万台,员工增加至0人,正在启动三期厂房建设规划;亿和与富士胶片合作研发的新型打印机已经量产,与柯尼卡美能达合作的产品也已经量产出货,正在启动二期厂房和配套建设……
电子信息产业园加速崛起的同时,不远处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也早已成长为国内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化园区的翘楚。
威高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调试TPE输液器滴斗部件组装机。
18平方公里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集聚了威高集团、吉威医疗、大正医疗等多家医疗器械高科技企业,是国内产值最大、监管体系最规范、产品线覆盖面最大的医疗器械专业园区,也是全国行业唯一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年、年,该园区分别以品牌价值亿、亿接连获得全省制造业园区品牌第一名。
获批自创区以来,高新区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速推进“一城三园”建设,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城和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科技创新园,勾勒出自创区建设发展的新布局。如今,两大产业园均打出了“专业化”的金字招牌,形成了“有品牌、有龙头、有平台、有项目、有资金”的“五有”发展格局。
专业化,体现在细节之处。指着企业的厂房举架,威海纽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鹏浩说:“为了适合大部分制造业或服务业,一般园区的厂房举架都不高,但医疗器械产业需要更高的楼层高度。高新区在前期建设时就反复找专家论证、科学规划设计,举架最高达到6.5米,为净化车间提供了非常好的前提条件,我们企业拎包入住即可。”
7月14日,位于高新区的威海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航拍)。
产业集群化,园区必须专业化,高新区从一开始就理念坚定清晰。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内,配套建有威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威海分中心和市药品检测中心、灭菌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正如王鹏浩所说:“从研发、生产到检测,全链条上的事情基本不用出园区。”
通过专业化园区,高新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协同发展,为壮大产业集群夯实坚实基础。在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布局建设有60万平方米的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服务平台,让园区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检测认证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解读两个“校地合作典范”——
创新创业“热带雨林”枝繁叶茂
无论是产业集群化还是园区专业化,都离不开创新“打头阵”。作为全市“1+4+N”创新平台体系的主阵地,高新区依托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等“国字号”高能级创新平台,一体布局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北斗七星”创新共同体,科技“小巨人”企业如“热带雨林”般枝繁叶茂。
走进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迎门是一幅船舶、卫星在海天“齐飞”的壁画。如画所寓示,短短几年间,累计30多家“天字号”高科技企业从这里孵化、腾飞。
将研发中心“搬进”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的天力电源,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这种高校主攻研发、企业主导生产经营的模式,蹚出了校企地合作的新路子。去年,天力电源顺利完成冲击营收10亿元的目标,年增长率超过40%。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研发人员正在进测试主板电路。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正日益成长为创新创业的新高地。截至目前,创新创业园成立了院士和首席科学家为核心的产业技术研究院12家,集聚首席科学家、院士、博士等各类人才多名,促进多个产品投入市场。去年一年,园区入驻企业合同额超10亿元,成功入选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这边,“天字号”势不可挡;那边,“山大系”能量满格。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三大产业板块,成立工程中心10个、孵化企业13家,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60多名,落地高精尖项目16个。今年4月,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威海分园揭牌,为创新发展再次注入强劲动力。
依托两所“双一流”高校优势,高新区创造了两个校企地合作的典型范本。与此同时,高新区还与区外近60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15所高校成立“大学创新威海联盟”,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多项。其中,“中科院—威高集团高技术发展计划”累计实施项目40余个,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实现产出20多亿元。
细数高新区的创新平台载体,既有“大象起舞”的高能级平台,又有“蚂蚁雄兵”的各类科技孵化器。6年来,高新区着力健全全链条科技孵化体系,完善“高校院所育苗—政府孵化加速—企业园区产业化”的孵化链条,为创新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新增各类创新平台近50家,总孵化面积超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超0家,数量居全省高新区前列。
从高新区创新创业基地到自建厂房,再到如今双岛湾的远航工业园,谈起企业的发展历程,威海远航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仕玮表示:“公司从无到有的蜕变,离不开孵化平台发挥的作用。”
包括远航科技在内,“热带雨林”般的创新生态飞出了一只只“金凤凰”。年,高新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家,较自创区获批前翻了两番。
激活一片“黄金海岸”——
海洋科技产业递出新名片
国际海水浴场和金海滩海水浴场,是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黄金海岸。而众多涉海企业,也遨游在高新区这一广阔的创新蓝海中。
双丰物探是国内最大的物探传感器仪器企业,研制的无线节点勘探仪器可以像医学CT扫描一样,扫描米以内的地质结构,成为石油勘探的“火眼金睛”。这一世界领先技术,已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美国的埃克森美孚、俄罗斯石油公司和沙特阿美争相使用。
双丰物探是高新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典型企业之一。目前,区内还拥有中复西港、克莱特风机、未来机器人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以船用风机、水下机器人、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等为主导产品,从船艇、水下机器人、风机设计、部件加工到整机制造的一体化海工装备产业链。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近年来,高新区深刻把握海洋强省战略,充分发挥沿海资源禀赋优势,在海洋领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培育涉海医用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资源、海洋信息技术等四大海洋科技产业,产业特色鲜明、聚集带动明显、创新链条完善的海洋科技产业体系已然形成——
威海双丰物探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组装能源勘探仪器零部件。
聚焦涉海生物医用材料,威高集团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藻酸钙、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海洋医用材料,广泛用于止血材料、手术缝合线等方面,打破国外垄断;聚焦军民融合创新示范,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高技术转化应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聚焦海洋信息技术领域,高新区以哈工大海空电子信息装备联合研究中心、北洋电气、北洋光电、双丰物探等为主体,建设了海空天一体化的立体监测平台,建成了国家暖温型海洋大气自然环境威海试验站;聚焦涉海新材料,形成以碳纤维、碳纤维制品、大型碳梁风电叶片等为主导产品的涉海新材料产业链……
为“护航”海洋科技产业体系,高新区同步构建起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人才支撑、科技服务“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在9家涉海新型研发机构,62个海洋通信与组网观测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加持”下,高新区95%以上的涉海企业与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科技兴海,关键在人才。高新区专门制定海洋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实施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包括哈工大(威海)在内的5所驻区高校开设涉海类学科专业30多个,每年培养专业人才余名,从事涉海领域创新项目的高端领军人才50多名。
眼下,光威复材、万丰镁业等20多家涉海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年实现现代海洋增加值亿元,占GDP比重达20%,递出了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随着国家自创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作为工业强区、科技之城的高新区,涌起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浪潮,必将为威海打造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