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来源/作者:平安证券,叶寅、倪亦道、韩盟盟、李颖睿)
一、行业回顾:大幅跑赢指数,板块分化扩大
1.1整体市场表现情况
医药板块走势较好,疫情中刚需性凸显。截至年12月11日,医药指数医药板块上涨42.90%,同期沪深指数上涨19.36%,医药板块跑赢沪深23.54个pp;医药在所有一级行业排名第4位。
目前医药板块TTM估值42.3倍,估值溢价率58%,处于历史中位水平。年以来,上半年医药板块表现良好,下半年则有所回调,使得估值溢价率下降,从年初溢价61%,跌到目前溢价58%。
从子行业来看,医疗服务估值最高,医药商业估值最低。医疗器械板块中,新冠检测试剂今年销量较大,带动板块估值有所增长;化学制剂受前两年创新药价值重估的拉动,估值有所上调,但带量采购的冲击下,估值分化将长期存在;一些中成药品疫情中销量增长较快,估值有所上调;生物制品、医疗服务高估值由高成长推动。
1.2医药制造业运行情况
医药工业收入增速承压,但Q3已明显好转。年1-9月我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2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总额.9亿元,同比增长8.2%,目前医药工业收入承压。而H1营业收入为.9亿元,同比下滑2.3%;实现利润总额.0亿元,同比增长2.1%。可以看出Q3医药制造业恢复情况良好。
疫情是H1医药工业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目前影响基本消除。上半年全国医疗机构累计诊疗人数为32.68亿人,较上半年同比下滑-21.64%,增速较往年出现明显下滑,为首次负增长。我们认为医院更多地承担了疫情防控的任务,使常规诊疗活动受到影响。但随着国家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估计Q3开始医疗机构诊疗人数逐步恢复正常。
1.3医院运行情况(略)
1.4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情况梳理
疫情爆发影响业绩上半年增长,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快速恢复。前三季度,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剔除新股及重大资产重组标的)收入端增速4.62%,归母净利润增速25.39%,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24.80%。其中Q3,收入端增速为13.48%,归母净利润增速48.31%,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56.86%,三季度业绩实现加速增长。
第一季疫情爆发,对大多数板块的业绩增长造成负面冲击,虽然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增长仍有所放缓。未来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步褪去,全行业增长将逐步恢复。前三季度,医药行业全部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4%,在全部板块中排名第五。医药行业疫情中刚需性凸显,业绩增长稳定。
疫情影响下,医药行业业绩增长分化较为明显。其中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药零售和生物制品板块表现突出:
医疗器械:我国加强新冠病毒的检测力度,同时考虑海外疫情仍然呈发展态势,对试剂盒、呼吸机、监护仪及卫生耗材等的需求量同样较大。长期看,我国医疗机构器械的整体配置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且高端器械国产替代率仍有较大的提升余地,发展空间广阔。
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板块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整体增速放缓,考虑医疗服务的刚需性,二三季度需求集中爆发,带来业绩快速增长。医疗服务在我国仍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需求端快速提升,同时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崛起增加服务供给,从而推动行业持续快速增长。
医药零售: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患者用药多通过药店进行采购。同时考虑防疫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推动了药店行业前三季度的快速增长。
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板块中,疫情推动了血液制品及疫苗销量的增长。包括新冠疫苗在内的创新产品研发持续推进,行业潜力仍然较大。
二、政策梳理:医保控费仍是政策主旋律
2.1医药政策概览(略)
2.2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梳理
2.2.1带量采购深刻改变仿制药领域游戏规则
带量采购主要针对仿制药领域医保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在仿制药领域,我国存在三大实际问题,分别是仿制药定价过高,过期专利药定价过高和过期专利药份额过高。这三大问题导致我国仿制药领域医保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因此成为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实施医保控费的主要发力方向。医保局借鉴了此前上海市带量采购的经验,适时推出国家版的带量采购。
目前带量采购已实施3批,成为常态化工作。自联采办年11月15日发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以来,我国已累计实施了3批带量采购,包括年12月的“4+7”带量采购、年9月的“4+7”集采扩面、年1月的第二批集采、年8月的第三批集采。目前每年1-2批集采已基本成为常态。
带量采购规则持续完善。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由“4+7”的最低价独家中标,到第三批集采最多允许8家企业中标。带量采购不再唯低价是取,而是综合考虑了价格、供应能力、原料药等多个因素,在保证一定降幅的前提下中标规则更加科学。
带量采购整体降价幅度明显。首批“4+7”带量采购共25个品种,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超出市场预期。而“4+7”扩面同样25个品种平均降幅59%。第二批、第三批集采平均降幅均达到53%。
带量采购控费效果显著。以“4+7”为例,根据我们测算,25个中标品种原市场规模约78.85亿元,集采后仅18.97亿元,可节约59.88亿元药品支出,节约比例高达76%。
带量采购重构仿制药产业链,压缩渠道费用。我国原来仿制药商业模式类似创新药,注重营销,学术推广费用和销售费用均较高,相关费用达到50%以上。带量采购之后,仿制药营销环节弱化,渠道费用大幅压缩。现在仿制药企业的经营重点已经从营销转向成本、质量控制。
集采品种量增价跌趋势明显。年9月,集采扩面后基本覆盖全国。我们根据PDB数据库中集采品种全国销售情况,来说明带量采购对中选品种销售额和销售量的影响。上半年两个季度,首批25个带量采购品种在全国范围医院销售额分别下滑42%、34%;销售量持续上升,两个季度增速分别为19%、8%。集采药品销售额因疫情影响有明显下滑,但销售量仍有上升,整体仍然呈现“量增价减”的趋势,医保控费效果明显。
带量采购对品种格局影响显著。对于存量销售规模大的企业(穿鞋者)来说,集采中标后销售量占比提升明显,但由于价格大幅下降,销售额占比有时不升反降;而对于存量销售规模小的企业(光脚者)来说,集采后销售额占比会伴随销售量占比同时提升,尤其是一些竞争格局好的品种。如扬子江的右美托咪定,因独家通过一致性评价,能以很小的降幅中标集采,对未通过一致性评价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2.2.2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展望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正式开启,集采有望逐步落地。年5月14日,NMPA发布《国家药监局关于开展化学药品注射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公告》,明确已上市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原则审批的品种均需开展一致性评价。我国化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正式开展。伴随一致性评价的开展,化药注射剂品种集采有望大规模落地。
一致性评价是带量采购实施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