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基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安全、有效、质优、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近日,在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学术指导,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提高基层医疗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中医药服务在基层发挥特色优势,常见病、慢性病防治服务能力建设等议题,为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比国外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跟*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一个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新冠肺炎救治的一条经验就是关口前移,预防工作、基层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基层能力提升是未来一个关键问题。”医院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原局长张宗久指出,基层医生能力提升需要加强两点,一是通过培养适应基层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岗位支撑,使这些人才能够留得住、下得去;二是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包括健康服务、中医药服务、慢病管理等方面服务能力。
“到年,我们要实现基层中医馆的全覆盖,一个是要全部建成中医馆,一个是要配备中医医师。”对于发展基层中医药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司副司长赵文华表示,基层是中医药服务提供的重要阵地,深深地融入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但目前中医药基层医疗服务还相对不足,特别在中西部地区。两年来,各地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设计了评价指标,加强考核督导,应该说通过两年多的建设,中医药服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覆盖面得到了进一步拓展。而且,为了让人才沉下去、留得住,各地基层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编制周转池,医联体建设,形成了一些地区经验。
赵文华称:“我们目前正在研究‘十四五’期间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尤其是研究适合于中医药发展规律和特点的一些医保支付*策以及基层人才按需培养的问题。”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指出:“在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推动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还有些薄弱。在人才的补充、人才的待遇、人才的培训和学习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具体到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一是缺人才,二是基层医生里面能够掌握中医药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以及实际技术的不多。”唐旭东认为。
因此,唐旭东表示:“这次滋润华夏·胃病学院基层医生培训公益学院的成立,也是助力国家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探索之一。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为基层医生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实际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