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也是最凶险的癌症类型之一,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为肺癌患者带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也显著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年已经接近尾声,这一年虽然疫情依旧未平复,但是有关肺癌治疗的研究仍在不断推进。
在年即将来临之际,厚朴方舟整理了年肺癌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突出成果,希望能为肺癌患者及家属提供些许帮助。
多款靶向药物接连获批
罕见靶点打破“无药可医”现状
1.全球首个KRAS靶向药获批上市
KRAS基因突变是最早发现的致癌基因突变之一,也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致癌基因突变,但是,KRAS长期以来几乎无法被攻克,成为了肿瘤药研发领域“不可成药”靶点之一。
今年5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靶向抗癌药Lumakras(sotorasib,AMG)用于治疗先前已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疗法、经FDA批准的检测方法证实存在KRASG12C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携带KRAS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靶向疗法。推荐阅读:40年磨剑终成锋,全球首个KRAS靶向药获批上市!
▲图源:参考来源[1]
2.两款针对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药物接连获批,实现“从无到有”
EGFR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患者仅占NSCLC患者的1-2%,十分罕见,且相比其他EGFR突变,EGFR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患者预后更差。此前,一直没有针对第20外显子突变的治疗方法,当前可用的EGFR-TKI和化疗对这类患者的益处有限。
今年,两款针对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药物接连被美国FDA获批,标志着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患者将迎来新的转机,不再无药可医!
Rybrevant:今年5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Rybrevant(amivantamab-vmjw),用于治疗接受含铂化疗失败后病情进展、EGFR基因外显子20插入突变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Exkivity:今年9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创新药物Exkivity(mobocertinib,TAK-),用于治疗先前接受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病情进展、经FDA批准的检测方法证实为EGFR基因外显子20插入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3.罕见靶点迎来新突破,全球迎来首款MET抑制剂
根据统计,MET信号通路改变仅发生在3-5%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中,是名副其实的罕见靶点(截止到目前,已发现的3种MET信号通路改变分别为METex14跳跃改变、MET扩增、MET蛋白过度表达)。
今年2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靶向抗癌药Tepmetko(tepotinib),用于治疗携带MET基因第14号外显子跳过改变(METex14skipping)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Tepmetko成为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携带MET基因改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口服MET抑制剂。
▲图源:参考来源[4]
免疫疗法全面改变肺癌治疗格局
1.肺癌一线治疗迎来新突破
今年3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抗PD-1疗法Libtayo(cemiplimab),用于一线治疗肿瘤高表达PD-L1(肿瘤比例得分[TPS]≥5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体为:肿瘤高表达PD-L1(TPS≥50%)、有转移性或局部晚期肿瘤、不适合手术切除或根治性放化疗、肿瘤无EGFR、ALK或ROS1畸变的NSCLC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在≥50%肿瘤细胞表达PD-L1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与含铂双效化疗相比,Libtayo一线治疗显著延长了总生存期。
▲图源:参考来源[5]
2.首个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疗法获批
今年10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抗PD-L1疗法Tecentriq(泰圣奇,通用名:atezolizumab,阿替利珠单抗):用于肿瘤表达PD-L1≥1%的I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作为手术和铂类化疗后的辅助治疗。
Tecentriq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症免疫疗法,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3.去化疗化,双免疫疗法4年数据披露,效果显著!
今年5月,研究人员公布了评估抗PD-1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抗CTLA-4疗法Yervoy(ipilimumab,易普利姆玛)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3期CheckMate-试验(NCT)的4年数据。
结果显示,最少随访4年以上(49.4个月),无论肿瘤PD-L1表达水平或组织学如何,与化疗相比,双重免疫疗法Opdivo+Yervoy显示出持久长期生存益处,4年生存率增加一倍以上。
▲图源:参考来源[7]
另外,“O药+Y药+两个周期化疗”的三联组合疗法也在今年迎来新的进展,权威医学杂志《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发布的研究指出,同化疗相比,三联方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5.8个月vs11个月)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7个月vs5.3个月),提高了生存率(2年生存率:38%vs26%)。而且无论PD-L1是阴性还是阳性,无论是鳞癌还是非鳞癌,都可以从中获益。
▲图源:参考来源[8]
年肺癌治疗重点方向盘点
1.Opdivo+化疗新辅助(术前)免疫治疗
今年11月,3期CheckMate-试验公布的结果显示,在可切除IB-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用于新辅助(术前)治疗时,与化疗相比,抗PD-1疗法Opdivo(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与化疗联合用药方案使无事件生存期显著改善。免疫疗法有望成为肺癌新辅助治疗的重要方法。
2.Enhertu有望成为全球首个HER2靶向疗法
近日,全球3期临床试验DESTINY-Lung04已对首例患者进行了给药治疗,该试验在先前没有接受过治疗的HER2突变不可切除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开展,正在评估Enhertu(trastuzumabderuxtecan)用于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如果后续获得批准,Enhertu将成为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HER2靶向疗法。推荐阅读:肺癌首个HER2靶向疗法效果显著,有望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3.创新靶向药改善小细胞肺癌疗效
今年4月,靶向抗癌药berzosertib(M)的关键临床进展公布,berzosertib可通过阻断癌细胞中的ATR活性,阻止癌细胞修复化疗导致的DNA损伤,从而诱导癌细胞死亡、肿瘤消退,增强化疗效果。
结果显示,berzosertib(ATR抑制剂)联合化疗拓扑替康(TOP1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疗效显著,客观缓解率(ORR)达36%。特别是,在病情缓解的铂耐药患者中,大部分患者表现出持久缓解。
总而言之,今年多款药物的获批,将为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向,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有关肺癌治疗的研究,旨在让更多肺癌患者受益。
对于备受肺癌困扰的患者,医院及医生诊治,了解全球先进的治疗药物,或许可以找到更有效的、延长生存期的治疗方案。厚朴方舟作为海外医疗服务机构中的佼佼者,与肺癌世界知名的专家久保田馨教授、铃木健司教授均有着深入的合作关系,已经为许许多多的肺癌患者提供服务,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
如希望了解更多肺癌治疗前沿资讯,或想预约肺癌专家诊治的朋友,可以拨打热线--或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