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创新制度体系、改善就医流程、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美国在实践中探索如何重构医疗服务模式。来源:健康界作者:郝兰兰
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医改已经成为各个国家都必须面临的挑战,而改革医疗的终极目标正是控费、提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供更公平、质量和公众满意度更高的医疗服务。
目前,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发病率增加和医疗服务效率低下是医疗服务支出高企的主要因素,而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技术进步、患者对医疗需求的提高等环境要素的变化,则推动着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9月19日,健康界传媒携手美国约翰·医院及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搭建“医院管理国际论坛—约翰·医院专场”平台,医院管理专家共议“医疗服务模式重构”。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初级诊疗*策研究中心主任石磊玉更是以“如何探索发明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
改革医疗服务模式迫在眉睫
对于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弊端,医疗费用指标或许能够说明很多问题。据石磊玉介绍,年,美国人均医疗花费为美元,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究其背后原因,石磊玉认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慢性病占据医疗费用的增加、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低效率是三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据统计,从到十年间,人口平均寿命增长了将近10岁(目前平均在75岁左右),而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严重。据石磊玉分享的年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55岁以上的老人占用了50%的医疗支出。
雪上加霜的是,慢性病为医疗费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最新数据显示,慢性病致死人数已经占据了死亡总人数的70%,由此造成了医疗费用的急速增长。据石磊玉介绍,目前,美国用于治疗慢性病的医疗费用已经占据了整体医疗费用的四分之三。“减小慢性病影响、控制由慢性病带来的医疗费用,是解医改的根本要素。”
如果说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医疗费用增加是难以控制的影响因素,浪费医疗资源的行为更急需整治。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医疗费用的30%被浪费,其中超过52%医院、医生可支配的费用中产生。具体包括,不必要的医疗服务、低效率的医疗服务及错失的预防服务等。
以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费用增加、医疗服务效率低下为代表的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医疗需求增加与医疗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变革传统医疗服务模式迫在眉睫。
业界希望通过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来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来控制医疗成本,最终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制度、就医、信息化支撑美国医疗服务模式改变
美国已经充分认识到改革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并以制度体系、就医行为、科技应用为路径,进行了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
一、制度体系设计保障医疗服务模式转变
从制度体系入手探索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美国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管理医疗、市医院转向社区整合模式、整合医疗体系、支付体系改革等都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管理医疗就是把医疗与付费结合为一体的模式,更加注重医疗服务的内容与质量,“如此一来,医院必须节省任何医疗资源。”石磊玉强调。
管理医疗服务模式能够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由基本医疗医师发挥守门员的作用,承担转诊职能;二是通过护士作为个案管理者的角色,帮助患者协调,直至患者看病结束。
年对于美国医改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美国在这一年开始了以社区为导向的医疗体系建设,医院纷纷转向社区,成立“卫生服务组织”。根据疾病轻重缓解,卫生服务组织可以进行针对性地干预。
这一模式的常规路径表现为,一般疾医院门诊共同达到,需医院才可以介入。手术以后,患者还是需要回社区进行康复治疗。尤其针对一些慢性病,更需要和社区联系起来,为患者提供全程关怀。
石磊玉介绍,年,约翰·医院的社区项目超过个,有多名员工直接服务社区,投入总费用达1.85亿美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美国医疗领域产生了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整合医疗体系。该体系基于一个共享的信息系统。在这个体系下,医院、门诊、诊所、护理员在内的任何场所提供的所有医疗服务设施都必须享用相同的信息系统,使患者能够实现无缝就医。
医院和社区之间的无缝对接尤其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据悉,在美国,10%的社区拥有整合医疗体系。目前做的最好的整合医疗体系是GeisingerHealthSystem,该系统遍布美国各州。
“针对制度体系的创新,必须要谈到的一点就是支付体系的改革。”石磊玉强调。如果支付体系不改革,其他改革也将很难推进。
据石磊玉介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在4个不同阶段建立了不同的支付体系。~70年代,支付体系基本按项目付费;~80年代,医院利用DRG降低成本,医生用RBRVS诊断付费;年代以来,支付体系则主要向按人头付费方向发展。
二、在就医过程中体验医疗服务模式转变
在美国,传统的看病模式是医生为患者看诊15分钟,看过几人次门诊后休息一下,再处理几封信件就可以下班了。“一天下来,看诊数量非常有限,显然这种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在的医疗需求。”石磊玉说。
石磊玉认为,未来的医疗服务模式将发生一定改变。方向之一是从个体医生看病转为医生团队看病模式;方向二是从“我的病人”向“我们的病人”转变,即社区必须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