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不仅走进了医学临床、科研等多个领域,在帮扶基层、助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方面也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月27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对开展了5年的基层帮扶项目“华佗工程”进行全面盘点,并启动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等多学科分会联合参与的“华佗工程-睡眠健康行动”。网罗了多学科知名专家的团队,如何利用新技术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会上,参医院代表的经验分享揭开了谜底。
一个工程:
不断开拓创新基层帮扶升级2.0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强调,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如何进一步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让优质医疗服务更可及,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好地下沉。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医促会”)会长韩德民院士在不断思索,也积极地进行实践、转化。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医促会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带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上的探索已经进行了5年多。
年,中国医促会发起“华佗工程”专项医疗技术帮扶项目,依托各二级分会专家的优势力量,整合调动并下沉全国范围内的优质医疗、技术、人才资源,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农村)进行医疗技术帮扶。
通过专家公益行、学科帮扶体系建设、专科专项行动等多种形式,“华佗工程”已在全国建立了3个省级中心、12个地市级培训中心和93个县级学科基地,覆盖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生殖医学、血液科、神经外科和妇儿保健等多个学科,受益的基层百姓超百万人。
乔杰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在藏区义诊
华佗健康网是“华佗工程”的技术支撑平台,从年正式上线,到年已升级为“2.0版本”。
“不同于以往的帮扶行动,只是由专家将现有的临床标准、规范技术等带到基层,2.0的帮扶要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加快优质医疗技术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使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快速得到提升。”韩德民院士解释,通过可穿戴设备、大数据、云平台、远程协作技术、物联网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手段,不仅能助力专家经验技术扩展到基层,更好地实现分级诊疗。同时,还能帮助基层医疗提质增效,让基层百姓享受到触手可及的优质医疗服务。
医院:
线上线下联动慢病管理更高效
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重庆万州的医院承担着周边23个区县、万人口的医疗服务工作。
医院院长张庆祥介绍,医院虽然位于重庆,但距离主城区多公里,医疗服务不仅覆盖渝东地区,还辐射着毗邻重庆的多个省份。周边多山区,患者就医已是迈过重重坎,对于慢病患者来说,想实现长期规范诊疗以及疾病管理更是难上加难。
年,中国医促会全国首个“华佗工程互联网医疗基地”正式落地医院。在构建起软硬件网络系统后,医院在中国医促会专家组的支持下,陆续启动了信息数据系统、健康管理系统,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和医学人工智能。医院“武装”起来。
韩德民院士在义诊现场
年10月,医院投入试运行,主要对慢性病患者开展数字化全病程健康管理和规范化责任医疗服务。一站式复诊开药、远程专家合理用药疗效评估、并发症患者可携带设备监测……线上、线下还有一系列技术手段为规范化诊疗提供保障。
不仅患者获益,当地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也带来切实效果。“患者通过院内规范、精准的诊断治疗,以及院外实时、智能的健康管理,实现对慢病更好的管理。医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数字医疗技术应用,也构建了慢病临床诊疗新模式,为健全区域慢病防控网络和分级诊疗体系,医院精细化、规范化、高效化管理都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张先祥表示。
一条道路:
持续创新发展离不开多方支持
“秉承公益、务实、创新、合作的服务理念,持续将优质医疗资源、先进信息技术和创新医疗模式下沉到示范基地,‘华佗工程’这五年来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医促会各分会专家、同仁的积极参与。”中国医促会副会长韩晓芳介绍,以华佗工程公益行为例,年项目启动时,只有两个学科分会参与,到如今,有65个分会积极参与其中。活动场次从7场增加到92场,专家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新冠肺炎疫情也挡不住专家们积极参与其中的热情。大家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优势,不断助力‘华佗工程’,塑造金字品牌。”韩晓芳说。利用各分会优势,以专科专病为抓手的华佗工程专项行动,更强调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合作,着眼于分级诊疗和健康中国的战略实施,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来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和健康管理的新的科学体系。“不完全是原来行*上‘大手拉小手’的分级诊疗。我们希望以专科专病为抓手,着眼于健康,也落脚于健康,建立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韩晓芳说。从年结合“复聪行动”开展活动,年“华佗工程-健康血压云计划”专项行动启动,年“心血管疾病精准医学新诊疗模式平台建设”启动。到年3月“世界睡眠日”之际,筹备已久的“华佗工程-睡眠健康行动”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复聪行动”启动
“5年走过来,如今到了新阶段,面临新起点,下一步要更明确我们的思路。”韩德民院士表示,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促进科学分级诊疗,更需要通过不断更新的现代技术手段、新的理念,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参与合作,探索、创新医学服务模式,促进实现全民健康。文:健康报记者胡彬编辑制作:胡彬审核:方彤
近期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