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口腔门诊的经营情况调研
通过数据调研,
提升口腔门诊经营管理水平
作者:张顾海
一
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前景规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口腔医疗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促进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稳定增长。
近年来,随着口腔健康的持续宣传,国内居民的口腔健康意识与十年前相比,在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1%,84.9%的人对口腔保健持积极态度。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健康口腔行动方案(—年)》,随着健康口腔行动方案的逐步实施,我国口腔疾病就诊患者数量将会大幅提高。
另外,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定增长和消费升级的口腔服务需求,使得整个口腔服务市场规模保持年均15%以上的复合增长,预计在今年突破千亿市场规模。
目前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经营模式主要有4种:医院、医院口腔科、连锁口腔门诊、个体口腔诊所。
医院在医保范围内占据绝对优势,通常设备较为齐全,医师水平较高,服务内容主要为常见口腔疾病,医院口腔科水平很突出,可开展高难度口腔疾病诊疗和科研工作,服务范围广至全国,如上海九院、四川华西等。
医院发展缓慢,较之市场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同时,国家对于开设民营医疗机构*策的放松,以及允许医师多点执业的*策都将利好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发展,未来我国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将变得更加普遍,并在口腔医疗保健中起到重要作用。
从口腔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上来看,个体口腔诊所占主导地位,在中国有约7.75万家诊所,占比接近90%,连锁口腔诊所数量约为家,约占3%。
我国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较高而治疗率低,就诊疗项目而言种植、正畸、儿科业务增长迅速,其针对的客户群体包括了中老年、青少年以及儿童,各年龄段患者都呈现出不同的诊疗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美学的追求和人均治疗支出的增加,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将继续扩容。
以下是部分头部连锁口腔医疗机构的数据。
二
中国口腔医疗行业经营情况调研
目前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平均20%的净利润率,跟其它行业相比,如房地产6-8%的净利润率和物流行业4-6%的净利润率,应该算是非常不错的回报,再加上行业本身所具备的现金流好和医疗抗周期性风险的特质,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长期投入的行业。
一家单店想要获得行业平均以上的利润率,在今天的中国应该不是难事。对任何一家口腔医疗机构而言,可能成本开支中最大的是人力开支,其次是材料加工,而决定利润是否可以超过20%获得更高的水平的则是房租成本和市场营销费用。
在我们调研的口腔门诊之中,那些医生创业的口腔医疗机构,同时老板也是业务骨干,开业在5年以上、积累了足够的老客户口碑,并且团队稳定,那么其净利润率通常都会超过20%,有的甚至达到40%。
口腔医疗机构想要持续稳定的运营下去,是需要建立在有利润的基础之上的,同时门诊量和销售额的增长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让我们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企业利润模型:利润=销售额-成本。
其中成本又包括“销售成本”和“费用”,简单地说,销售成本指与销售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支出,费用是指企业经营中与产品或服务不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
我们也把“销售成本”称为“可变成本”,“费用”称为“固定成本”,更符合口腔门诊的成本特点。
可变成本与门诊业绩正相关,即业绩提升可变成本也提升。
典型的可变成本包括:材料费、加工费、业绩提成,当然还包括类似水电费这样的项目。
典型的固定成本包括:房屋租金、设备折旧、工资福利、广告费,办公费用。
那么利润和销售额到底哪个重要呢?
对于口腔门诊来说,因为每增加一名医生,每增加一名患者,对门诊来说都是成本增加的,所以利润更重要,门诊的扩张是建立在利润上的。
但对于一些互联网企业来说,比起利润他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