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主要观点
权益基金年大幅扩容,业绩分化显著
近年来公募权益基金数量持续增加,基金业绩分化达到5年来最高值,基金选择的难度与日俱增。华安金工打造智能化权益基金知识图谱,构建可视化基金图鉴。通过业绩评价、选股择时能力、换手偏好、持仓集中偏好、抱团偏好、风格偏好、特色主题偏好等维度,多维度刻画基金的选股风格。
公募权益基金图鉴使用手册
业绩评价框架:包含绝对业绩评估和可选基准的相对业绩评估,涵盖历年的收益、波动、回撤、Beta、选股能力、择时能力等数据。
仓位与换手:包含仓位、换手以及与同类基金的各个报告期比较数据。
持股自信度:分为个股持股集中度和行业持股集中度,集中度越高,基金经理对组合的主动管理程度越高,对自己的持股组合更加有自信。
特色抱团偏好:主要反映基金持仓与公募市场整体的趋同程度,基金的抱团偏好主要考察两个指标,分别为重仓股比例与拥挤股比例。
风格偏好与风格漂移:基金在Barra风格因子上的各期暴露,以及基金相对于基准的漂移程度。
市值偏好:基金在超大盘、大盘、中盘、小盘中持有的比例变动。
行业偏好与行业主动权重:基金在各个行业中的持股比例,以及偏离基准的主动权重比例,代表基金相对于基准的主动行业暴露。
特色主题偏好:考察基金对公募重仓概念热点主题的持仓比例,包括5G应用、华为概念、新基建、白酒、创新药等特色主题。
公募权益核心风格代表基金案例
列举5个权益核心风格代表基金案例,专注于价值不参与热点的基金A;高行业集中度,低个股集中度,专注于科技成长的基金B;行业均衡配置,超配基金重仓股,GARP策略代表基金C;低换手满仓医药股,持续跑赢医药行业指数,医药主题代表基金D;持有白酒作为底仓,长期持有核心资产的大消费基金代表E。
?风险提示本文结论基于基金的历史持仓与净值数据进行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的历史收益、历史风格偏好、历史持股特征不代表未来。基金产品可能更换基金经理,导致基金投资逻辑缺乏连贯性,本报告数据仅供参考。基金业绩分化加剧,选基难度持续上升1
年公募权益基金迎来牛市,截止/11/27,市场权益基金的收益率中位数为40.63%,同期沪深收益率为21.58%,平均超额收益19.05%。“买股票不如买基金”的赚钱效应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年内新发百亿偏股型基金达到28只。
根据Q3基金三季报,公募偏股基金持股市值达到2.89万亿元,相比Q2上升了28.13%,而Q4权益市值仅0.98万亿元,公募权益基金已实现连续7个季度的持股规模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偏股型基金数量从Q1的只,增长到Q3的余只,基金数量的增多叠加基金业绩分化程度加剧,导致基金选择的难度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获批,保险资管、社保基金、FOF等机构对于资金的增值需求迫切,配置公募基金的意愿强烈,权益基金作为其配置权益资产的重要方式,构造完整基金分析框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上述背景下,本篇报告提出多维度基金评价体系。我们打造了智能化权益基金知识图谱,构建可视化基金标签数据库,全方位刻画基金与基金经理持股特征,为基金的投资选择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撑。本数据库收录全市场偏股型基金共计只,不含(类)指数增强基金、绝对收益基金、ETF,这三类基金的投资逻辑有所不同,可以参见我们之前的研究报告。
近两年来,不同基金之间的业绩表现分化加剧。我们取每只权益基金滚动一年的收益率,计算横截面上3/4分位数与1/4分位数的业绩之差作为市场的业绩分化度指标,绘制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如图表2所示,主动股基(.CSI)代表了整体权益基金市场的基本表现。年中后,整体权益市场业绩表现十分优秀,但市场的收益分化程度也大幅上升,不同基金之间差距极大。今年权益基金业绩前1/4分位为53.35%,2/4为40.12%(平均数为39.52%),3/4为24.98%,是近5年来基金业绩分化最大的一年,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的权益基金在今年业绩突出。
随着市面上的基金产品越来越多,想要快速准确地解码某个基金的特征有一定难度,且权益基金产品之间差异度大,理念上遵循主动投资的策略,往往在行业、市值等风格上有较高的暴露,难以在统一的基准上进行业绩评价。因此我们从结合主动思想和量化方法,构建了一套符合逻辑、智能可视化、系统全面的权益基金分析框架,以图鉴的形式精准描述不同权益基金的业绩评价、选股择时能力、仓位换手偏好、持仓集中偏好、抱团偏好、风格偏好以及特色主题偏好,剖析权益基金超额业绩的来源与风险暴露。
华安金工通过Excel的形式发布权益基金图鉴v1.1,将权益型基金定义为主要投资于股票的基金产品,包含了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性+灵活配置型三个分类,收录权益基金共只,剔除非主代码基金和未存续基金,全面涵盖市场基金,直观展现某只基金的持股风格和历史特征。以下为图鉴的一个示例展示,更详细的案例分析可以参见本文第四章。
公募权益基金的整体业绩与风格2
不同于ETF可能采取完全复制法复制指数收益,公募权益基金在相似的投研理念和相对排名的业绩考核标准下,往往形成独特的、自成体系的持股风格,且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可能出现系统性的风格变化。例如市值风格长期偏向中证,年向中证甚至漂移,年以后向沪深漂移。根据我们的基金数据库,本章我们统计权益基金市场的整体概况,包括业绩表现、仓位与换手率、持股与行业集中度、板块和行业配置比例等全市场公募权益基金平均持股风格。
首先我们统计了年至今公募权益基金整体业绩表现,公募权益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40.63%,净值增长高于50%的基金有31%,高于60%的基金有14%,高于70%的基金有5%。
近年来股市表现突出,基金平均仓位持续提升。从换手率来看,各类型基金的平均换手率较年都有明显的下降,立足于股票基本面长期持有,分享股票长期业绩增长的投资理念越来越被市场认可。
持股集中度衡量了前十大持仓个股的加总持股占比,目前的均值水平约为58%。自年以来,该指标从49%附近呈现长期震荡上行。在近两年的结构性行情下,部分基金采取集中持股的方式提高基金业绩弹性。以茅台为代表的核心资产连续多个季度价格稳步上涨,集中持股的方式大幅提高了基金在这类基金重仓股上所能获取的收益。
从板块配置来看,基金平均配置大消费板块41%、大科技27%、大制造15%、大周期10%、大金融7%。Q2有只基金大消费配置比例大于50%,只基金大科技配置比例大于50%,而大金融板块配置比例低于5%的基金高达只,大金融板块的整体配置比例接近历史低位。
综合公募权益基金整体持仓,按中信一级行业进行统计。基金绝对配置比例最高的行业是食品饮料、医药和电子,比例分别为17%、15%和13%。从季度相对变动来看,Q3医药行业配置比例从20%下降至15%,计算机从8%下降至5%;食品饮料从14%上升至17%,电力设备新能源从7%上升至9%,电子从12%上升至13%。
公募权益基金图鉴使用手册3
本节主要介绍权益基金图鉴的使用方法以及各个指标的定义,我们构建了业绩评价、仓位与换手偏好、个股行业集中度、抱团股偏好、风格暴露与风格漂移、市值偏好、行业偏好与主动权重、热点主题偏好8个维度指标库描述基金的投资行为,每个维度下都选取了相应的子项指标对基金选股风格进一步刻画。
3.1业绩评价
基金投资者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