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互道SB中欧汇添富和中海医疗行业基金跟 [复制链接]

1#

最近,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也继续跟踪下这几只医疗基金的变化。

在三季度,由于前期涨幅过大、估值较高,医药行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震荡,有的基金经理进一步降低了持股总仓位,而有的基金经理则在二季度提前降低总仓位后,趁三季度调整之际又加大了仓位。更有意思的是,尽管这几只基金的总份额变化不大,但基民们期间的赎回和申购比例极大,很多投资者趁高点落袋为安,同时,也有很多投资者高位接盘。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基金投资者,都是“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真正互道SB的时刻。一、收益对比这里看下年以来的收益表现,包括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三只主动医疗基金,以及广发中证全指医药卫生ETF()、易方达沪深ETF()两只基准基金。这三只主动医疗基金的净值,在三季度基本上也是小幅震荡,其中汇添富医疗上涨了4.7%,中欧医疗略涨和中海医疗略跌,今年以来的表现依旧是“中欧汇添富中海”。代表医药整个行业的广发全指医药ETF,三季度下跌了5.35%,而代表整个市场的易方达沪深ETF则略微上涨了0.84%,今年以来医药医疗行业还是大幅跑赢了沪深。再看看三只基金份额和规模的变化:可以看到,这三只基金的份额变化不大,除了中海医疗份额缩水7.2%之外,中欧A和汇添富份额基本维持在高位,一个规模超过80亿,一个超过亿。再看三季度具体申购和赎回份额的话,就发现投资者巨大的分歧。拿中欧医疗来说,虽然期初和期末的总份额基本不变,但其间的申购和赎回额超过了期末份额的90%,话句话说,相当于基金的份额快被投资者倒了一遍。作为金牛奖得主的明星基金,中欧医疗在二季度份额暴增,但随着三季度市场进入调整期,有大量的老投资者选择赎回,毕竟累积了那么多的收益,而且行业整体估值的确很高。但是,这并不妨碍还有差不多大量的新投资者积极买入,到底是趁调整期买入,真的长期投资看好未来发展,还是稀里糊涂只是被过往业绩和宣传吸引而买入,就要问问自己了。二、持仓和权重股对比下这三只基金的仓位、重仓股的变化,正好看看市场调整下的操作思路。1)中欧医疗:之前中欧在二季度主动调整,降低了总仓位和Top10集中度,风险偏好降低;没想到在三季度又再次调整,提高了风险偏好。相比于二季度末的84.86%,中欧医疗在二季末的总仓位提高到了93.99%;Top10的权重股占比,也从45.9%上升到了53.79%;权重股变化较大,智飞生物、通策医疗、迈瑞医疗调入,而山东药玻、司太立、华海药业调出。是基金经理看到了这些重仓业绩的确定性,再次提高仓位和集中度?如果之前担心估值太高,现在估值略微降低就加仓(而不等到更高的位置),是遵循尽量长期持有的投资原则?这些都无从考证,但长期跟踪还是能有些发现。2)汇添富创新医药基金:总体股票仓位,从期初的87.97%,下降到了84.64%。相比于二季度末,Top10占比略微上升到54%左右;权重股也变化不大,智飞生物和通策医疗调入,山东药玻和长春高新调出。显然,基金经理对目前的持仓还是比较满意,只是略微做了下调整,目前的总仓位也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3)中海医疗保健基金:总的股票仓位,从二季末的91.53%,下降到87.68%。相比于二季度末,三季度的Top10占比略微上升到52%左右;权重股方面,爱尔眼科、凯莱英、康泰生物调入,凯利泰、南微医学、天坛生物调出。新任基金经理还是聚焦在医疗行业,之前清仓的非医疗行业股票也再也没有纳入,在持股方面,也不惧高位纳入了热门的医疗股,未来业绩应该会更偏向行业平均方向。三、投资策略和运作三季报较为简单,没有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章节,但说实话,对大部分基金来说,这部分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基金经理不多说也不明说,只是笼统说些白话而已。怎么做比怎么说更重要,从以上仓位、持仓等变化,更能体现基金经理的思路。有几点还是需要注意:1)规模是基金经理的朋友,是投资者的敌人中欧医疗的葛兰博士,随着名气的提升,开始管理更多的基金,除了中欧医疗健康A(81亿)、中欧健康C(亿)、中欧医疗创新(22亿),还有两只非医疗行业基金,中欧明睿新起点(33亿)、中欧阿尔法混合A(60亿)、中欧阿尔法混合C(19亿)。从基金经理自身利益的角度,这无可厚非,但从基金投资者的角度,医药医疗大健康领域,已经有足够多的投资机会了,还是希望这个医学博士多从里面找机会吧,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2)小心基金经理频繁更换从年底到现在,中海医疗的基金经理已经换了三波,要说这样都能把业绩做好,那肯定大部分都是市场给的运气。基金经理就是打工的,寻找更好的机会无可厚非,但主动型基金的经理更换、风格乱变等问题,是投资者永远的坑。3)向行业指数靠拢如果比较下中欧医疗保健基金和医药50指数型基金,会发现已经很相似,包括Top10重仓股、Top10集中度等,所不同的是个股的具体仓位和总体仓位。按道理,医药医疗行业极度分散,还未形成强者恒强的成熟格局,指数基金并非最好的选择,但如果明星主动型基金与指数基金都越来越相似的话,也有必要持续跟踪下医药50ETF()了。四、中欧基金估值还是以中欧基金为例,看看估值的变化,随着三季报的披露,公司的盈利也在提高。Top10权重股的平均PE-TTM为88倍,加权PE-TTM为94倍,虽然依然是高高在上,但相比于上季末的/倍,还是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股价震荡,盈利逐渐提高会慢慢消化估值,但现在看短期想降到理想的买入点也不现实,从基金申购份额看,很多人已经等不住了,而中欧医疗的基金经理也选选择了加仓。市场短期不可预测,互道SB的时刻,就只能通过未来时间来检验了。以往跟踪年二季报年一季报

年四季报

年三季报

风险提示:此文只是本人的投资笔记,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