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67002676065662&wfr=spider&for=pc文丨周俊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业内被一则来自投资圈的消息刷屏,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微医近日获得超10亿元的融资。不同于此前来自外资美元基金或者保险企业投资,这次领投方为山东省的国有产业投资基金。
年下半年开始,以平台反垄断、数据安全为肇始,互联网行业遭遇严监管,资本市场瞬间遇冷,投资人收紧了钱袋子进行了大幅回撤。年刚刚过半,此时的微医低调接受一笔国资巨额融资,不免让很多业内人士讶异。
从消息面看,微医自年底提出“数字健共体”以来,这一业务已成为其核心业务模式在多区域整体落地;其在申请上市时也用很多笔墨强调了这项业务在各地的布局。
曾经被业内认为模式过重、投入过高、牵连医疗行业主体过多的业务,经过大概2~3年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该业务有了较为成熟的营收贡献,部分省份业务单月营收近亿元,这或许是获得资本持续押注的重要原因。
“春江水暖鸭先知”,投资者开始用真金白银投票,此次融资无疑给年下半年的数字医疗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尽管目前市场仍处于震荡整理阶段,但确定性较高、成长性较强的稀缺优质标的在这个当口又拿到钱了。另外,国资一改此前的暗中观望转而亲自下场,也反映出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发展数字医疗健康产业的态势正趋于强化。
1、国资重金押注“数字健共体”
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已经进入到“下半场”,一个重要标志是:市场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估值逻辑开始变化。
监管收严,即是缩影。
今年,《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国家开始加强对互联网诊疗服务、网络卖药的监管,互联网医疗回归“严肃医疗”。
未来,互联网“卖药”很难再说是一门好生意。体现在港股二级市场,以医药电商为主营业务的相关平台已从较高点下跌超七成,反映出市场的看低情绪。
在政策的鼓励下,专注做“严肃医疗”服务的平台似乎有了更多机会。微医正是该赛道的代表之一。根据媒体报道透露的信息,微医之所以收获国资的“青睐”,很大程度也是因其“数字健共体”业务。
该业务是微医的“现金牛”。简单来说,就是基于微医此前积累的能力,医院,整合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组建互联网医联体和健康管护组织,“医院分担压力、医院提升能力、为医保和商保支付提效率,从而实现区域健康指数的提升”是其业务的价值主张。
当然市场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