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医疗保障局、海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制定村卫生室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从9月15日起,村卫生室可开展“胎心监测”等10项医疗服务项目,且价格按照一级医疗机构三类价的80%收费开展诊疗的服务费。
根据相关规定,本月起,海南省村卫生室可开展的10项医疗服务,具体内容和价格分别如下:
海南省新增医疗服务序号服务名称价格
01
常规心电图检查
7.2元/次
02
动态心电图
元/次
03
胎心监测
18元/次
04
葡萄糖测定
6元/次
05
尿常规检查
3.5元/次
06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8.8元/项
07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2.6元/项
08
血清甘油三脂测定
2.6元/项
09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8元/项
10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3.5元/项
十个项目都各做一次,服务价格一共为.2元。
《通知》显示,村卫生室开展十项诊疗项目,价格按照一级医疗机构三类价的80%收费开展诊疗的服务费。
一级医疗机构是指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医院、卫生院。
根据相关政策,诊疗服务实行差异化的分级定价,医院采取一类价,医院采取二类价,基层医疗机构采取三类价。
也就是说,村医开展这十项诊疗服务,是可以按规定收取特定服务费的,但其收医院、卫生院要打上一定折扣。
十项诊疗任务,纳入医保!
《通知》明确,村卫生室开展的“胎心监测”等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按照现行的诊疗项目医保支付类型和医保待遇政策执行。
其中“动态心电图”按照海南省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特殊疾病定额标准执行;其他项目纳入海南省城乡居民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基金年度累计最高支付标准和每日最高支付限额范围。
医保经办部门负责村卫生室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的审核和结算,价格清晰透明。
首先,对于村民来说,该政策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仅是看病更近了,在家医院的检查项目;同时,这些项目纳入医保也减轻了群众的负担,让他们安心来村卫生室看病。
这也意味着诊疗人次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村卫生室看病,也使得村医的诊疗收入有一定的提升。
这十项诊疗服务,对村医要求高吗?
海南省针对村卫生室开展的这十项诊疗服务,要求村医有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不少村卫生室的村医以中医见长,而缺乏西医技能,因此开展这些服务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是,这些检查服务开展起来大多需要专业的医疗设备,村医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自主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设备,以及如何看懂这些检查报告。
这十项诊疗服务,都基于海南省5G物联网的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项目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配备的诊疗设备,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胎心监测”仅限于通过海南省卫健委统一规划部署的5G物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村卫生室利用5G物联网开展这些服务,患者的检查检验数据将上传至上一级医疗机构,并由上一级医疗机构出具法定的诊断报告。
其他检验项目,则需要村医自己分析出具报告,告知患者。
这样不仅保证了检查报告的准确性,也没有给村医带来太大的负担。
此前,海南省卫健康委员会打造了基于5G物联网的基层能力提升工程,给村卫生室配备了心电图机、胎心检测仪、一体机等医疗设备,为村民提供省县乡一体的远程医疗同质化服务。
村民不出村就能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胎心监测以及尿常规、血糖、胆固醇测定等服务。该系统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截至8月底,已经为村民提供远程诊疗服务7.93万人次。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这样的远程医疗服务将成为大势所趋,一方面给患者带来便利,从而提升村卫生室的诊疗量,另一方面也将提升村医的诊疗收入。
但是,目前来看,还有很多地区的村卫生室还是村医个体自办,日常的运行经费都难以及时拨付,更不必说配备昂贵的专业设备了。同时,现在村医还面临着公卫任务重、没时间从事诊疗服务的问题。在偏远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远程医疗服务看上去仍然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