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倜通讯员欧阳振华
4月8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年湖南省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指出,年,湖南医保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制度建设年”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医保事业,改革发展任务有了重大突破,服务管理继续提质增效,群众待遇逐步改善,基金安全可持续,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我省医保的“成绩单”都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吧!
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6万人
《统计公报》对年我省基本医疗保险总体情况作出公布。
参保人数持续增加。截至年底,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6万人,比上年增加16.8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万人,其中在职职工.94万人,退休人员.2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6万人。按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万人计算,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为.91%。
全省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财政补助标准均比上年增加30元。年全省职工医保单位缴费基数.38亿元,同比增长8.65%,单位缴费费率8.00%,个人缴费基数.11亿元,同比增长9.34%,个人缴费费率2%。人均缴费基数元/月,比上年增加元。年全省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元/人,财政补助标准元/人,均比上年增加30元。
城镇职工医保门诊大病(慢特病)实际报销比例稳中略增。年,全省职工门诊大病(慢特病)就诊人次共.4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65.97万人次,同比增长13.39%,医疗总费用31.14亿元,基金支付24.19亿元,个人自付6.55亿元,个人自费0.41亿元。政策内报销比例78.68%,实际报销比例77.66%。
城镇职工住院人次稳步增长,次均住院费用稳中略升。年,全省住院共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9万人次,同比增长13.43%,住院率23.90%。医疗总费用.98亿元,基金支付.18亿元,个人自付48.61亿元,个人自费28.18亿元。次均住院费用元/人次,比上年增加了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77.58%,实际报销比例68.65%。
城乡居民门诊大病(慢特病)基金支付增加。年,全省居民门诊大病(慢特病)共.9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01万人次,同比增长0.59%,门诊大病费用共43.12亿元,基金支付31.24亿元,个人自付9.09亿元,个人自费2.79亿元。政策内报销比例77.47%,实际报销比例72.46%。
全省居民住院基金支付增加。年,全省居民住院共.79万人次,比上年减少76.43万人次,同比减少6.51%,住院率19.18%,住院医疗总费用.78亿元,基金支付.78亿元,个人自付.99亿元,个人自费.01亿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69.19%,实际报销比例58.67%。
全省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基金支付比例基本保持上年水平。年,全省居民大病保险资金筹集36.86亿元,比上年增长0.46%,享受大病保险待遇人员医疗费用支出.65亿元,基金支付.57亿元,其中大病保险赔付28.28亿元,实际报销比例67.28%,基本保持上年水平
享受各项生育保险待遇人次较上年略有减少。年,全省参加生育保险.77万人,比上年增长3.00%。享受各项生育保险待遇29.12万人次,比上年减少1.34万人次,减幅4.40%。其中,享受生育医疗待遇人次22.39万人次,生育医疗费用7.42亿元,人均生育医疗费.98元/人次;享受生育津贴6.73万人次,发放生育津贴15.23亿元,人均生育津贴为.01元/人次。
三次下调公立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含试剂)费用
《统计公报》指出,年,我省在保持基金收支平衡的同时,扎实做好新冠肺炎救治医疗保障工作和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截至年底,收到省卫健部门申报结算的数据共.68万剂次,累计结算疫苗费用46.52亿元、接种费用9.82亿元,两项合计56.34亿元。
此外,为有效提高新冠疫情检测效率,减轻群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费用负担,分别于年2月、8月、11月三次对公立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含试剂)费用进行调整,将单人单检费用降至40元以下,混检费用降至10元以下;将新冠肺炎抗体检测价格降至每人次25元以下。
三重制度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39万人次
年,全省共资助农村低收入人口.6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共支出11.34亿元,人均资助.86元。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39万人次,减轻医疗费用负担64.84亿元。
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稳妥推进
截至年底,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1家。年国家平台直接结算20.24万人次,涉及医疗总费用41.70亿元,医保基金支付21.90亿元。
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稳妥推进,开通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家。年门诊费用跨省累计直接结算9人次,涉及医疗总费用.58万元,医保基金支付28.13万元。
建立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单行支付机制
做好消化期药品目录清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药品目录,保证在我省按时落地报销。版医保药品目录收载西药和中成药共种。其中,西药种,中成药种。建立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单行支付机制,分两批共纳入97个药品。
全面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湖南医保进入“打包付费”时代
截至年12月底,国家DRG试点城市湘潭、DIP试点城市常德、益阳、邵阳和省级DRG试点城市郴州均在试点医疗机构实现实际付费。
调整个现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集中带量采购累计节约费用60多亿元
《统计公报》指出,在医疗服务价格方面,我省出台《关于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监测评估制度的通知》,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和动态调整监测评估制度。
年,调整个现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其中,下调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上调66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印发《湖南省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录()》。出台《规范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增了20个特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在招标采购方面,年,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网采订单总金额.34亿元,比年增加41.43亿元。其中,西药(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品).42亿元,中成药78.92亿元,分别比年增加24.04亿元和17.39亿元。医保目录内药品网采订单金额为.99亿元,占网采订单总金额84.80%。
开展集中带量采购,落实国家集采冠脉支架平均降价93%。省组织实施抗菌药物专项集采第二周期续约,个中选产品平均降价15.9%;高值耗材吻合器类46个中选产品平均降幅90.51%,冠脉球囊类14个中选产品平均降幅77.17%。参与组建省际联盟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分别与重庆、陕西、河南等联合开展8批次带量采购,其中重庆和陕西联采药品35个,平均降价50%;参与陕西人工晶体联采,50个产品平均降价50%;参与河南等12省骨科创伤类耗材采购联盟,骨科耗材个产品(区分规格、型号),平均降幅88.65%。
《统计公报》指出,自省医保成立组织集采以来,全省累计集中带量采购11批,集采药品通用名数个,高值耗材10种,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品年采购总额的13.84%,按集采前采购金额计算,累计节约费用60多亿元。
此外,对3.6万个挂网药品进行规范清理和省际价格联动,把挂网药品数量精简到1.5万个,其中新增了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优质药品,挂网药品总体降价25.15%;推进药品挂网价格与集采中选价格协同,对个带量采购非中选药品实施限价挂网,平均降价31%,全面实现挂网药品结构优化、价格整体下降。
全面完成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建设“省级统建统管”试点任务
《统计公报》指出,年2月26日,我省正式进入建设期,6月完成永州上线,8月建成省级数据中心,11月12日随着省本级和长沙上线,标志着我省全面完成国家医保局部署的医保信息平台建设“省级统建统管”试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