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聚焦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福泉做强优质医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10月9日,全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要以提高全省人均预期寿命为目标,深入实施健康贵州行动,不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着力抓好区域医疗中心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开展医药卫生提质改革等七大专项行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方便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各医疗机构落实大会精神情况如何、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进展如何、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创新举措……11月底开始,省卫健委组织媒体到福泉、锦屏、长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采访医改中的故事、见证各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群众看病就医的变化,从细微处了解贵州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情况。

11月29日,罗小菊(化名)通过治疗后,精神状态很好。(胡家林摄)

“医院看病是被担架抬着来的,通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现在我都可以下床自由活动咯,非常感激他们!”11月29日,医院病房内,罗小菊(化名)伸展肢体向记者展示她近期的治疗状况。

59岁的罗小菊是福泉市陆坪镇新桥营村人,今年7月,在广东东莞务工的过程中身体突发不适,医院检查出了肺病。随后,罗小菊医院,确诊为肺癌,随着癌症病变向腰椎骨转移压迫神经,导致她无法活动。

丈夫向小明(化名)说:“看着她起不来床,大小便没知觉,我心里着急呀!”

9月,一家人打听医院开设了肿瘤科,随即前来就诊。

病情严重后,罗小菊生活不能自理,曾经一度让她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不过现在好了,能下床了,我对生活再次充满了希望。”

“医院,通医院,病人满意,医生也有成就感。”主治医生肿瘤科主任殷勇认为,罗小菊第一阶段的治疗效果明显,持续治疗能缓解她的肺癌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

罗小菊通过治疗焕发了生机,得益于近年医院通过医改,医院提质升级和医疗技术不断提升。

医院医共体藜山分院门诊医师龙文廷为群众测量血压。(胡家林摄)

近年来,福泉市政府切实履行办医主体责任,对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等全额保障,划拨土地90亩,投入3.5亿元,建成医院新院区和购置医疗设备,该院于年4月完成整体搬迁,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该院开设了肿瘤科、高压氧科,全面建成“5+2”重点学科,5+2重点专科全面建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已建成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胸痛中心。据统计,近三年来,该院引进各种医疗新技术、新项目70余项。

该院肿瘤科于年3月开科,拥有近10年工作经验的殷勇作为技术引进人才,“这里为我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通过介入技术有效缓解地区肿瘤病人的痛苦,为他们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殷勇说。

数据显示,该院肿瘤科开科以来接收住院余人次,开展介入手术近台次,填补了福泉市肿瘤患者诊治的空白,改变了以往这类病人%外转的情况。

“医院5+2重点专科全面建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医院建立医联体,加强业务合作与技术攻关,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医院服务能力推医院服务水平,向市外转诊率较改革前下降47.85%。”医院党委书记张俊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高。

医共体建设保障了医务人员医疗规范,图为医务人员将药物、单据、医疗用品等分门别类放置。(胡家林 摄)

看着老伴一天天健康起来,向小明非常感慨:“在这里看病不仅医疗技术和服务好,报销比例还高,老伴做了两次治疗原本几万块的治疗费,通过医保政策,我们才花了五六千块钱。”

“我们通过系列措施,县域综合服务能力提质增效,群众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福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兰娟说,全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做优做强优质医疗资源、做深做实基层服务能力,助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造福更多人民群众。

目前,福泉市已建成危重新生儿及孕产妇救治中心、胸痛中心等7个中心和9个省州级重点专科,医院三四级手续占比45%以上,药占比18.68%,医务性收入占46.79%,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

文/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一审编辑 毕文君

二审编辑 李冰编审 吴文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