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聚焦社会需求培养高质量全科医学人才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本文转自:人民网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的壮大,需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医学院校中大力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为基层培养大批全科医学人才,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培养什么样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怎样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是值得医学院校深入思考的问题。医学院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要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强化课程设置、强化思想引领、强化价值塑造、强化资源整合等措施,切实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质量,为农村和社区输送“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全科医学人才,为基层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强化课程设置,培养“用得上”的全科医学人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成为基层全科医生,除了需要具备过硬的医学知识,还要掌握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特点的其他技能,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医学院校要以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用得上”的人才为目标,着力强化课程设置,提升课程质量,提高学生知识技能水平,使他们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得上”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是优化课程组成结构。在保证临床医学核心课程标准不降、数量不减的基础上,增设部分全科医学特色课程,构建契合基层卫生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夯实全科医学、社区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医学人文等学科理论知识,打造呈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特点及要求的完整知识链,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掌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所需的理论知识。

二是优化课程实施过程。科学谋划安排基础课程、临床课程、实习课程实施时间,优化整合基础课程,适当提前临床课程授课时间,推动学生尽早进入临床课程学习,让学生能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同时,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掌握理论知识的效率。

三是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多方位、全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从课程性质、学生发展、教师成长、课堂生态等方面立体化开展课程评价,将课程评价时间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既重视课程短期对学生知识积累、技能提高所起作用的评价,也要注重课程长期对学生思维的提升、态度的形成所起作用的评价,尤其注重课程对学生在未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岗位上所起作用的评价,以优质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提高课程育人实效。

强化思想引领,培养“下得去”的全科医学人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在条件相对艰苦的基层,要尽早培养学生毕业后主动服务基层的意识,提高个人思想觉悟,激发奉献担当精神。医学院校必须全面强化思想引领,以“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抓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学生思想*治教育,打牢他们“下得去”的思想根基。

在全员育人方面,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思*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专业教师队伍以及**管理干部队伍、学生干部队伍的育人作用,全员参与、协同开展学生思想引领。

在全过程育人方面,医学院校要构筑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学生思想引领体系,结合不同时期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和引领。

在全方位育人方面,医学院校要从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全方位、多角度强化思想*治引领,树牢学生为民服务理想信念,实现从“要下去”到“想下去”到“乐下去”的思想转变。

强化价值塑造,培养“留得住”的全科医学人才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价值塑造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将奔赴医疗战线最前沿的基层一线,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

医学院校应注重强化学生价值塑造,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实干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职业观,坚定学生“留得住”的事业信念,这也是基层“留得住”人才的关键;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主题教育、理论宣讲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医学院校要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史学习、榜样引领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到基层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通过社区义诊、暑期“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感受基层广阔天地、体会基层大有可为,树立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决心和信心。

强化资源整合,培养“干得好”的全科医学人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从在校培养到基层服务就业,需要学校、家庭、医院、卫健部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尤其是医学院校,要整合各类资源,汇聚各方力量,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质量。

一是搭建沟通反馈平台。搭建学生、学校、各地卫健部门三方交流平台,建立学生与用人单位沟通桥梁,为学生提供各地最新*策动向,让学生提前熟悉掌握医疗*策。学校要加强与卫健部门的沟通,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育人重点和方向,形成学生方、培养方、用人方“三方”互联互动的沟通反馈促进机制。

二是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搭建学校与全程医院、医院联合的教学实践育人平台,由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全程医院和医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确保学生早接触临床,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水平。搭建学校与社区、乡镇卫生院等联合的社会实践育人平台,利用节假日等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早接触基层,早熟悉基层,尽快适应基层工作环境。

三是搭建跟踪服务平台。搭建学校、用人单位、家庭跟踪服务平台,对毕业后学生进行回访跟踪服务,建立毕业生人才库,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座谈,定期到优秀毕业生工作单位调研,听取他们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优化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校内培养—毕业反馈—优化培养”的毕业生反馈优化人才培养闭环,促进学生在学校学得更好,在工作岗位上干得更好。

(作者系广西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总支副书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