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破解我省“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推进分级诊疗,实施强制性基层首诊
为缓解看病难,实行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迫在眉睫。
华声在线1月23日讯“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省*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正在进行时,民进湖南省委对我省“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提交联合提案,希冀对破解该难题提出有效对策与建议。
看病难、看病贵
自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医改以来的8年时间,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存在。
“看病难”体现在预约挂号难、大医院住院难、小医院痊愈难、候诊时间长等。医院药品“零差价”销售,部分缓解了“看病贵”问题,但检查费用高、使用高精尖医疗设备及进口手术材料价格昂贵、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比例高、门诊费用不能报销等,使“看病贵”问题依然凸显。
医改8年,为何还是这样的现状?根据分析,“看病难”是因为卫生技术人员相对不足。我省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55人,在中南地区六个省份中与河南并列倒数第一。此外,我省的医疗资源城乡分配不均,医院补充缺位也是制约因素。
“看病贵”的原因中,首先是因为分级诊疗落实不到位。据统计,年全省总诊疗人次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只占总门诊量的19.53%,且所占比重较上年低,表明多数医院就诊。
其次,医院报销制度规定门诊费用一律不准报销。医院反映,一些原本不需要住院的患者为了报销选择住院,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医风医德问题也影响着看病的费用,存在“过多检查”“开药过多”“违规收费”“过度医疗”等行为。在委员们的走访中,一位牙疼患者检查项目竟然高达十多项,反映了现实诊疗过程中医风医德中的乱象。
三方努力,对症下药
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需要*府、医、患三方共同努力,对症下药,多管齐下。
医院的投入,医院的公益性;把投入重点放在农村、社区、公共卫生和引导城市优质技术资源下沉等方面,医院基础建设,医院负担;提高报销比例,实施门诊部分报销,加大贫困患者的医疗补助力度。
此外,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引导病人合理分流。实施强制性基层首诊制,通过相应的经济手段对越级诊疗进行约束。
通过薪资、编制等*策倾斜增加医疗卫生事业的吸引力也必不可少。并加强医风医德建设,对“过度医疗”“违规收费”“虚报费用清单”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与审查。
医院的补充作用要重视起来,通过税收优惠、财*拨款等方式支持医院发展,引导与惩戒相结合,促进医院诚信守法经营。
■记者李琪
连线
蔡安烈代表:引入医院改革
“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难点之一,目前,我省一些市州医院的发展需求和运行资金不足,建议引入医院改革。”
省人大代表蔡医院院长,他建议“医院应乘风先行、借机先试,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实行混合制运营模式”。医院改革不仅是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更关键是满足老百姓“看得好病”的需求。所以,在坚持公有制不变、公益性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对医院进行多种形式的投入,增强医院的服务能力和发展活力。“医院的技术加上民间的资本,乃至外资的品牌,是强强联合的最理想形式。”
■见习记者杨洁规